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万斯大

万斯大

【生卒】:1623——1683

字充宗。万泰之子。从学于黄宗羲。认为诸经相联,主张博中求专,力求新意。对《春秋》、《三礼》尤有研究。著有《学春秋随笔》十卷,《学礼质疑》二卷,《仪礼商》三卷,《礼记偶笺》三卷,《周官辨非》二卷。明清之际。曾收葬明臣张煌言等。康熙二十二年卒。


【生卒】:1633—1683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万斯同兄。不应清朝科举。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生卒】:1633—1683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万斯同兄。不应清朝科举。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生卒】:1633—1683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万斯同兄。不应清朝科举。精通经学,以为非通诸经则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尤精《春秋》、《三礼》,融会诸家,不拘汉、宋。怀疑《周礼》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伪托。有《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等。


猜你喜欢

  • 夏元鼎

    【介绍】:宋温州永嘉人,字宗禹,号云峰散人、西城真人。博览群书,屡试不第。理宗宝庆中为小校武官,后弃官入道。有《阴符经讲义》、《崔公药镜笺》等。

  • 陈某聘妻酆氏

    海宁(今属浙江)长安镇人。未婚夫卒后,誓不嫁。养父、为父立后嗣。太平天国运动时,自沉瓦瓮中,被煮死。

  • 丘濬

    【介绍】:宋徽州黟县人,字道源。仁宗天圣五年进士。景祐间为句容令。累官殿中丞。读《易》悟《损》、《益》二卦,能通数,知未来兴废。卒年八十一。有《洛阳贵尚录》、《天乙遁甲赋》、《观时感事诗》及文集。

  • 于房

    【介绍】:宋婺州浦江人。于暠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为文有父风,而精简过之,远近学人皆从其学。累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应天府南京留守司。

  • 刘德威

    【生卒】:582-652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业末从裴仁基,后归李密。入唐授左武候将军。为并州总管府司马,被刘武周虏获,旋逃归,改封彭城县公,检校大理少卿。贞观时任绵州刺史,以廉洁平直闻名。(,

  • 刘兰

    【介绍】:北魏武邑人。年逾三十,始入小学。师事中山王保安,受《春秋》、《诗》、《礼》。三年后兼通《五经》,又明阴阳,博物多识,为儒者所宗。而排毁《公羊》,非董仲舒。学徒前后数千。宣武帝永平中为国子助教

  • 冯修

    【介绍】:北魏长乐信都人,字宝业。冯熙子,冯太后侄。长于宫禁而无学术。初封侍中、东平公。性浮竞,兄诞未能诲督其过,言于太后,帝严责之,至于棰楚。乃怀恨,欲置毒于食害兄,事觉黜为民。

  • 石清吉

    【生卒】:?——1864字祥瑞。直隶沙河(今属河北)人。道光武进士,授三等侍卫。历官湖北郧阳镇守备,参将至总兵加提督衔。咸丰初,率部镇压太平军、捻军,转战湖北、安徽诸省,参加安陆、太湖、庐州诸役。赐号

  • 高宣

    【介绍】:金元间辽阳人。窝阔台汗元年为元帅,统兵从拖雷攻金大名,劝勿屠城。四年,从破金军于三峰山,降宣者二千余户。遂立打捕鹰坊都总管府,以宣为都总管,令子孙世其职。

  • 李冲

    【生卒】:?—688【介绍】:唐宗室。越王李贞长子。好文学,善骑射。封琅邪王,历密、济、博三州刺史。中宗废,起兵讨武后,凡七日兵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