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晁错

晁错

【生卒】:前200—前154

西汉颍川(治今河南禹县)人。少学申不害商鞅刑名之学。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奉命从伏生受《尚书》,后任太子家令,以其善辩得太子(即景帝)信任,号“智囊”。景帝即位,任御史大夫。主张实行重农抑末、纳粟受爵政策,积极防御匈奴贵族的攻掠,募民徙边,又建议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加强中央集权。这些建议均为景帝所采纳。不久,吴楚等七国以请诛晁错为名发动叛乱,他为袁盎等所谮,被杀。著有《论贵粟疏》等政论,今部分尚存。(,参见《史记》)


【生卒】:前200—前154

【介绍】:

姓一作鼌。西汉颍川人。习申不害、商鞅刑名之术。文帝时,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奉命受今文《尚书》于伏生。累迁太子家令,为太子(景帝)信用,号智囊。迁中大夫。上书言事,主张徙民备边,抵御匈奴侵扰,削诸侯王权,以固朝廷。景帝立,任内史,迁御史大夫。景帝采纳其意见,更定法令,削诸侯枝郡。前三年,吴楚七国以诛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反。为袁盎所谗,被朝衣斩于市。有《晁错》,已佚,有辑本。


【生卒】:前200—前154

【介绍】:

姓一作鼌。西汉颍川人。习申不害、商鞅刑名之术。文帝时,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奉命受今文《尚书》于伏生。累迁太子家令,为太子(景帝)信用,号智囊。迁中大夫。上书言事,主张徙民备边,抵御匈奴侵扰,削诸侯王权,以固朝廷。景帝立,任内史,迁御史大夫。景帝采纳其意见,更定法令,削诸侯枝郡。前三年,吴楚七国以诛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反。为袁盎所谗,被朝衣斩于市。有《晁错》,已佚,有辑本。


猜你喜欢

  • 杨德周

    【介绍】:明浙江鄞县人,字齐庄。万历四十年举人。任高唐知县。有《澹圃芋纪》、《杜诗解》等。

  • 邓三凤

    【介绍】:宋永州东安人,字鸣阳。博学,以词赋名。举贤良方正,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判福州,以荐躬阅御书,参订《仪礼》,复上书追论王安石父子。进礼部尚书,与梁克家不合,乞归,道卒。所修《宋仪礼制》,论议方

  • 宋典

    【生卒】:?—189【介绍】:东汉人。灵帝时,任中常侍、钩盾令。十常侍之一。封侯贵宠,贪暴横行。为袁绍捕杀。

  • 宝贤

    【生卒】:401—477【介绍】:南朝宋女僧。陈郡人,俗姓陈。十九岁出家于建安寺。操行精修,博通禅律,宋文帝深礼之。明帝泰始元年敕为普贤寺主。二年又为都邑僧正。秉性刚直,在任清简。

  • 耿延毅

    【生卒】:968—1019【介绍】:辽人。有武略。年十七以荫补西头供奉官。转充御院通进。历除控鹤都指挥使,历镇长宁军、昭德军。皆有政绩。官终户部使。

  • 吴惠觉

    【介绍】:南朝陈秦郡人。吴明彻子。宣帝大建九年以南平郡开国公世子、戎昭将军,摄行南兖州刺史事。后主至德三年平章大宝叛,有功,授丰州刺史。

  • 杨暄

    【生卒】:?——1643高平(今属山西)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官渭南知县,升兵部主事,未行,与训导蔡其城拒守,李自成陷城,不屈死。【介绍】:北魏恒农华阴人,字景和。一作宣和。杨素祖。性朗悟,

  • 崔宽

    【生卒】:410—472【介绍】:北魏清河人,字景仁。崔剖子。太武帝时,剖率众投诚北魏,使宽送款,帝嘉之,拜威远将军,岐阳令。初通款时见司徒崔浩,浩厚存抚之。及浩诛,以远来疏族独得不坐,遂家于武城,以

  • 王师范

    青州(治今山东益都)人。父敬武曾为平卢节度留后,父卒,被部众推为帅,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首领,曾趁朱温全力经营西部时,发兵袭取其后方,后兵败乞降,被任为河阳节度使。后梁建立,追究昔日阵杀朱友宁之罪,族诛

  • 江概

    南朝齐人,祖籍济阳(今河南兰考北)。性豪爽奢侈,位至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