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童贯

童贯

【生卒】:1054——1126

徽宗立,奉命主管苏杭造作局,与蔡京相勾结,荐京为相,以京荐监西北边兵,累迁武康军节度使,除开府仪同三司,领枢密院事,掌兵权,恃功骄恣,权势震赫。时人称蔡京为“公相”,贯为“媪相”,亦为“六贼”之一。政和中,为陕西经略使,率秦、晋锐师深入河、陇,进逼萧关古骨龙。遣大将刘法取朔方,中埋伏而死,贯竟以获捷奏闻,百官敢怒莫敢言。政和元年(1111),出使辽,遇燕人马植,带回汴京,与谋联金灭辽。宣和中,以江、浙、淮南宣抚使统率大军镇压方腊起义。四年(1114),攻辽失败,以纳代税钱为条件,乞金兵代取燕京,封广阳郡王。金兵攻宋,贯从太原遁归,随徽宗南逃。钦宗即位后被处死。


【生卒】:1054—1126

【介绍】:

宋开封人,字道辅,一作道夫。宦官。少出李宪门,为供奉官,因善迎合得徽宗宠。与蔡京相勾结,京为相,被荐监西北边军,以功迁武康军节度使。政和元年,使契丹还,拜开府仪同三司,领枢密院事,骄恣专横,百官切齿。宣和三年镇压方腊起事,进太师。四年,攻辽败,密使人往金求援,赂金以换取檀、顺、景、蓟四城。金兵南侵,以河北宣抚逃归汴京。时钦宗已受禅,命贯为东京留守,贯不受命,随徽宗南逃。钦宗即位,谪窜英州,未至,诏数其十大罪,斩首于南雄。


【生卒】:1054—1126

【介绍】:

宋开封人,字道辅,一作道夫。宦官。少出李宪门,为供奉官,因善迎合得徽宗宠。与蔡京相勾结,京为相,被荐监西北边军,以功迁武康军节度使。政和元年,使契丹还,拜开府仪同三司,领枢密院事,骄恣专横,百官切齿。宣和三年镇压方腊起事,进太师。四年,攻辽败,密使人往金求援,赂金以换取檀、顺、景、蓟四城。金兵南侵,以河北宣抚逃归汴京。时钦宗已受禅,命贯为东京留守,贯不受命,随徽宗南逃。钦宗即位,谪窜英州,未至,诏数其十大罪,斩首于南雄。


【生卒】:1054—1126

【介绍】:

宋开封人,字道辅,一作道夫。宦官。少出李宪门,为供奉官,因善迎合得徽宗宠。与蔡京相勾结,京为相,被荐监西北边军,以功迁武康军节度使。政和元年,使契丹还,拜开府仪同三司,领枢密院事,骄恣专横,百官切齿。宣和三年镇压方腊起事,进太师。四年,攻辽败,密使人往金求援,赂金以换取檀、顺、景、蓟四城。金兵南侵,以河北宣抚逃归汴京。时钦宗已受禅,命贯为东京留守,贯不受命,随徽宗南逃。钦宗即位,谪窜英州,未至,诏数其十大罪,斩首于南雄。


猜你喜欢

  • 皮龙荣

    【生卒】:?——1266字起霖,一字季远,潭州醴陵(今属湖南)人。淳祐进士。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资善堂直讲,升著作郎,入对,劝理宗行赏罚之公,以示奖惩。景定元年(1260),擢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

  • 刘元化

    【生卒】:1584—1657【介绍】:明末清初山东诸城人,字季雅,一字斗杓。明万历三十七年举人,官高陵、雒川知县,有治声。以忤上官罢归。善饮工诗,尤善草书。欲求书者,多载酒以往,必能如愿。

  • 罗凤翔

    【生卒】:?—1580【介绍】:明山西蒲州人,字高瀚。嘉靖举人。由学正选监察御史,出按山东,擢大理寺左少卿。万历元年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设边防,绥士民,宁夏赖以安堵多年,当地人士为之立祠颂德。升右

  • 罗万仓

    【生卒】:?——1721甘肃宁夏(今宁夏银川)人。官至台湾北路参将。康熙六十年(1721)镇压台湾朱一贵起事时阵亡。

  • 丁黼

    【生卒】:?——1239任成都制置使,为政宽大。嘉熙三年(1239),元兵自新井入,诈竖宋将李显忠之旗,直趋成都。他以为溃兵,遂以旗榜招引;当觉察其非,领兵乘夜出城袭击,至石筍街,兵散,力战而死。【生

  • 周曾

    【生卒】:?—783【介绍】:唐人。为李希烈部将。与王玢、姚憺、韦清相善,时号四公子。希烈反,与玢等谋取希烈。事泄,并遇害。

  • 管叔

    【介绍】:西周人,姬姓,名鲜。文王第三子,武王弟。武王灭商,封叔鲜于管。武王死,成王继位,年幼,周公旦摄政。管叔与蔡叔、武庚联合东夷作乱。周公东征,管叔与武庚同被诛。

  • 耶律昭

    字述宁,博学能文。统和中,坐兄事流放西北部。为西北路招讨使萧挞凛赏识,免役,礼致帐下,问以终保无变之策,深得要领。开泰中,于狩猎中为羯羊触伤致死。【介绍】:辽人,字述宁。博学,善属文。圣宗统和间,坐事

  • 胡振声

    【生卒】:?——1804福建同安人,提督胡贵之子。行伍出身,官至浙江温州镇总兵。从提督李长庚转战东南沿海。嘉庆九年,战死于浮鹰洋之役。封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武壮。

  • 钱载

    【生卒】:1708——1793字坤一。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前期进士。历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乾隆中督山东学政,充江南乡试考官。擅长诗画。诗效法黄庭坚,与同县王又曾等同号“秀水派”。乾隆五十八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