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正
【介绍】:
东汉南海番禺人,字伯和。少有风仪,耽经籍,性高洁,累辟皆不就。乡人有小过,必相戒勿为伯和知。人有不平者多从正直之。南阳车遂闻其名,不远千里来投。志同道合,情如手足。数年遂卒。正为经理丧事。卒后,人表其墓称汉征士董夫子之墓。袁弘慕其风采,闻于朝,诏旌墓门。
【介绍】:
东汉南海番禺人,字伯和。少有风仪,耽经籍,性高洁,累辟皆不就。乡人有小过,必相戒勿为伯和知。人有不平者多从正直之。南阳车遂闻其名,不远千里来投。志同道合,情如手足。数年遂卒。正为经理丧事。卒后,人表其墓称汉征士董夫子之墓。袁弘慕其风采,闻于朝,诏旌墓门。
丹阳(今江苏南京)人。少有大志,好学不倦,每约己而务周给。为王敦参军。王敦谋叛,被派往联合甘卓,至甘卓处,屡次述说王敦叛逆罪,劝甘卓起兵讨敦,卓犹豫不决,道融忧愤而死。【生卒】:?—约322【介绍】:
【介绍】:明四川蓬州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临海知县,有贤声,尤重视学校。官至监察御史。
【生卒】:919—967【介绍】:宋北海营丘人,字咸熙,人称李营丘。以儒道自业,善属文,磊落有大志。怀才不遇,以诗酒自娱,又寓兴于画。所画山水极工,时称古今第一,人多传秘其迹。与关仝、范宽同为大家,有
【介绍】:清汉军镶白旗人,字匡斋。由侍卫出任山东东昌府知府。每年春秋巡视田野,劝课农桑。康熙二十五年大旱饥荒,捐俸煮粥,又劝绅衿协助,并开仓赈济,甚为地方人士所赞赏。
【介绍】:西魏河南洛阳人,字庆雍。早有名于时,魏孝明帝正光五年,郦元为河南尹,辟为主簿。孝昌中,起家殿中侍御史。西魏文帝大统三年,独孤信东征,肃率宗人为乡导,累官廷尉少卿,封清河县子。除廷尉卿。久为司
【生卒】:1708—1764【介绍】:清满洲正黄旗人,吴雅氏,字和甫。雍正间由笔帖式入直军机处,补内阁中书。乾隆间累迁户部侍郎。参与平定准噶尔之役,收复伊犁,授定边将军。又率军进攻天山南路回部,在叶尔
【介绍】:名一作天祥。元大都人。善作杂剧。与李寿卿、郑廷玉同时。有杂剧《赵氏孤儿》、《错勘赃》及《松阴记》等。
【介绍】:宋人,字太初。所著《避戎夜话》,载钦宗靖康元年金人陷汴京事。又备言迁转遭时之艰危。又有《靖康录》。
【生卒】:?—约1448【介绍】:明福建宁洋人,字伯刚。永乐十九年进士。授行人。正统中,官户部员外郎,乞归省。值邓茂七起事,锐集众与战,被执死。
【介绍】:南朝宋颍川鄢陵人,字仲威豫。庾亮曾孙。初仕晋为司徒右长史。入宋,累迁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加都督。初刘毅酷贫,悦甚轻之。及卢循起义被讨平后,毅都督江州,悦以刺史移镇豫章,被毅数相挫辱,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