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裴行俭

裴行俭

【生卒】:619-682

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幼以门荫补弘文生,贞观中举明经,并从苏定方学兵法。仪凤四年奉诏册送波斯王返国,行程万里,途中擒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降李遮匐,将吏于碎叶城勒石以纪其功。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四十八万大军平突厥之乱,以勋封闻喜县公。曾主选举十余年,知人善任。精通草书,不择笔墨。撰有《草字杂体》、《选谱》诸书。(,参见《新唐书》)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猜你喜欢

  • 王克己

    延安中部(今属陕西)人。父死,他负土筑坟,居于墓侧。貊高纵兵暴掠时,他守墓不走。使乱兵为不忍害。【介绍】:元鄜州中部人。父卒,庐墓侧。貊高兵所至暴掠,见其形容憔悴,身衣孝服,不忍加害而去。

  • 程思廉

    字介甫,东胜州(今内蒙托克托)人。初事裕宗潜邸,为枢密院监印。至元十二年(1275)任监察御史,以劾权臣阿合马,使其系狱。先后任河北河南道按察副使、陕西汉中道按察使、御史中丞、河东山西廉访使。他刚正疾

  • 黄有则

    湖南邵阳人。侍奉母亲有孝行。其母卒后,亦以悲哀而死。

  • 陈寡言

    【介绍】:唐道士。越州诸暨人,字大初。隐居天台山玉霄峰,号曰华林。天台科法有遗阙者,拾补之,而不躬行。居常以琴酒自娱。能诗,每吟咏,放情自任。卒,年六十四。

  • 宗尚之

    【介绍】:南朝齐南阳人,字敬文。宗测宗人。好山泽之游。历宋、齐两代,屡征不就。

  • 叶廷甲

    【生卒】:1754—1832【介绍】:清江苏江阴人,字保堂,号云樵。家有藏书楼名“水心斋”,藏书至五万卷。曾在龙城书院从卢文弨学,与常州诸名士多有交往。又曾校勘印行《杨名时遗集》、《王梧溪诗集》、《徐

  • 李光座

    【生卒】:1610—1680【介绍】:清河南祥符人,字彦升,号东园。顺治六年进士。历知兰、均二州,改长沙府同知兼理刑监军,终江西按察使。为政廉平不扰,善治狱,多有平反,不肯妄杀。

  • 汪麟

    【介绍】:宋安丰军六安人。汪立信子。历官内书写机宜文字。恭帝德祐元年,在建康不肯从众降元,出奔闽中而死。

  • 王文

    字千之,初名强,束鹿(今河北深县西)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授监察御史。保持廉洁,执行法律。宣德末,审理张普祥狱案,合帝意,帝赐予他今名。英宗即位,升陕西按察使。正统时历任陕西镇守、左都御史。

  • 李郁

    【生卒】:?—534【介绍】:北魏赵郡人,字永穆。李玚弟。博通经史。自著作佐郎为广平王元怀友,深相礼遇。稍迁国子博士,朝夕教授。孝武帝永熙初,官至领给事黄门侍郎。三年春,于显阳殿讲《礼》,郁执经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