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顾宪成

顾宪成

【生卒】:1550——1612

字叔时,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吏部文选郎中,因上疏语侵执政,贬官;廷推阁臣违帝意革职;召起任官辞不就,其名声日高。生性聪明,从小即有志于圣学。里居后益深入研究学问。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说。与弟允成倡修“东林书院”,偕同志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时士大夫得罪权臣或不得志者,率退居林野,闻风响附。在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评论人物。由是东林名声大著,而忌恨者亦多。魏忠贤专政,大凡正人君子都被视为东林,抨击无虚日,遂成朋党之祸。卒于家。天启初,赠太常卿。崇祯初,赠吏部右侍郎,谥端文。


【生卒】:1550—1612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叔时,别号泾阳。万历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十五年以上疏语侵执政,谪桂阳州判官。历迁至吏部员外郎、文选郎中,二十二年以廷推阁臣忤旨,削籍归。在里与弟顾允成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又讽讥朝政,评论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之名大著。崇祯初赠吏部右侍郎,谥端文,人称泾阳先生。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


【生卒】:1550—1612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叔时,别号泾阳。万历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十五年以上疏语侵执政,谪桂阳州判官。历迁至吏部员外郎、文选郎中,二十二年以廷推阁臣忤旨,削籍归。在里与弟顾允成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又讽讥朝政,评论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之名大著。崇祯初赠吏部右侍郎,谥端文,人称泾阳先生。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


【生卒】:1550—1612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叔时,别号泾阳。万历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十五年以上疏语侵执政,谪桂阳州判官。历迁至吏部员外郎、文选郎中,二十二年以廷推阁臣忤旨,削籍归。在里与弟顾允成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又讽讥朝政,评论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之名大著。崇祯初赠吏部右侍郎,谥端文,人称泾阳先生。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


猜你喜欢

  • 法常

    【生卒】:567—645【介绍】:唐僧。白水人,俗姓张。少习儒业,颇知梗概。年十九,从昙延法师学。太宗贞观中,召居普光寺,寻兼知空观寺上座。时听讲者众,四方而至,后皆为法匠。有《摄论义疏》、《玄章》等

  • 朱浮

    字叔元,沛国萧(今属江苏)人。少有才能。更始时从刘秀平定河北,拜为大将军幽州牧。及渔阳太守彭宠举兵反,浮与书责其所为,不要亲痛仇快。不久涿郡太守张丰又举兵反,浮兵败而逃。光武帝任为执金吾。后转太仆,官

  • 丙氏

    【介绍】:姓或作邴,史失其名。西汉鲁人。以冶铁业起家,富至巨万。然父兄子弟,皆尚俭约。赊贷行商,遍于郡国。邹、鲁之地以其故,民多去文学而趋利。

  • 张万岁

    【介绍】:唐人。官太仆少卿。以善养马著称。自太宗贞观初开始养马三千匹,至高宗麟德间,约四十年,繁育至七十万六千匹。

  • 王智

    南朝宋时人,王彧伯父。少有高名,为武帝刘裕所信任和重用,从征长安,留为刘义真安西将军司马、天水太守。后官至晋陵太守卒,追赠太常。(,参见《南史》)【介绍】:南朝宋琅邪临沂人。王彧伯父。少简贵有高名,宋

  • 荀崧

    【生卒】:262—328【介绍】:东晋颍川临颍人,字景猷。晋武帝泰始中袭父爵,补濮阳王文学。晋怀帝永嘉四年,汉国王弥入洛,奔密。族父藩承制,拜为南中郎将、后将军、襄城太守。晋元帝立,迁尚书仆射。与刁协

  • 陈诜

    【生卒】:1642——1722字叔大。浙江海宁人。康熙举人。历官刑科掌印给事中、贵州巡抚、工部尚书。康熙中,疏论黄、淮水利,请复天妃闸旧制。请贵州开垦田地六年后始行起科,皆得准行。康熙六十一年卒。谥清

  • 吴瓒

    【介绍】:明浙江仁和人,字器之。弘治三年进士。知弋阳,官至南通州知州,乞归。卒年九十余。有《武林纪事》。

  • 续牙

    【介绍】:或作续身。传说中远古时人。舜七友之一。

  • 陶照

    【生卒】:1468—1534【介绍】:明浙江秀水人,字时明,号一庵子。与兄陶煦同举弘治三年进士,人称雁湖二俊。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正德中官四川布政司参议。筑新都县城以拒蓝廷瑞、鄢本恕义军,升四川按察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