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浙江仁和人,字禹门。雍正二年举人,授内阁中书,累迁工部主事。乾隆间,考选山西道监察御史,曾疏请兴西北水田,并上理财三策。迁兵科给事中。寻乞归侍母。
【介绍】:唐河东桑泉人。约高宗朝,历祠部、司封员外郎、吏部郎中。后官至礼部侍郎、知吏部选事。
【介绍】:元明间杭州钱塘人,字授之。举进士。明初,官知全州。善画,通《易》,尤精于史学。
【介绍】:明四川叙南卫人。由世职历官苏松副总兵。击倭寇于崇明三沙,沉其舟,斩获甚多。隆庆元年迁广东总兵官。后屡罢屡起,以掠取永宁宣抚奢氏财宝为抚、按交章弹劾,遣戍云南。寻有松茂之役,得荐从军,授参将。
【生卒】:1651—1692【介绍】:清安徽滁州人,字元博。汤斌子。诸生,不仕。闭门读书,不妄交游,对古文诗赋用功尤深,兼工书法。有《艮思斋遗稿》。
【生卒】:650-693华阴(今属陕西)人。举神童,授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后拜盈川令,为政严酷。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谓“王杨卢骆”,亦号“四杰”。诗长于五律。有文集三十卷。(190
字立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学《易》、《中庸》于程颐。少以父任补右班殿直。第进士。宣和间,为河东路提举。靖康初,召为军器少监。入对,力陈反对和议。与宰相吴敏、李纲商议,忠孝献战守利弊、士马分合之策。
【生卒】:587—658【介绍】:隋唐时僧。濮州濮阳人,俗姓侯。好老庄之学,所讲经训,该通内外。初诣灵岩寺求师诵习,后讲《涅槃》,宿齿名流皆叹服。隋末,避居益州多宝寺。入唐,召赴京师,与玄奘法师翻译校
【介绍】:元蒙古人,秃伯怯烈氏。兀鲁台子。至元十二年,从攻独松关有功,升宣武将军,寻命管领侍卫军。二十年,奉行省命,镇压武宁反元起事,授江州万户府达鲁花赤,移镇潮州。卒于军。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从道武帝避难叱候山。官至后将军、武原侯。入八议。【介绍】:北魏代人。从道武帝避难叱候山,参创业之功,官至后将军、武原侯,与在八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