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学引论

唐诗学引论

①陈伯海著。知识出版社1988年10月初版,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2月第3次印刷。该书是一部从宏观角度论述唐诗的特质、渊源、流变、体式以及唐诗学学科建设等问题的专著。全书除“序说”、“余论”外,分为“正本篇”、“清源篇、“别流篇”、“辨体篇”和“学术史篇”五个部分。“正本篇”从风骨与兴寄、声律与辞章、兴象与韵味以及气象等方面论述了唐诗的质的规定性。“清源篇”从社会、思想、文学三方面探讨了唐诗形成的渊源。“别流篇”考察了唐诗的演变,将唐诗发展分为成长期、转变期、衰蜕期三个阶段。“辨体篇”对唐诗各体式(古风、律、绝)的流衍进行了美学分析。“学术史篇”将唐诗学的发展分为酝酿、形成、发展、总结、创新五个阶段。此书视野恢宏,从宏观把握入手总体观照唐诗,拓展了唐代文学研究的视野。②郭扬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34万字。本书是一种系统地论述唐诗的专著。著者提出:“唐诗,作为华夏数千年文明最辉煌灿烂的成就,完全也应该成立一个单独的学科——唐诗学”。还论及了唐诗的一些理论概念、基础知识和分期、风格、流派、名家、诗话诸方面,力图从宏观上把唐诗作为一种“现象”来把握。将书名为《唐诗学引论》,旨在使唐诗的研究真正能成为一门“唐诗学”。书后有作者“后跋”。

猜你喜欢

  • 竹林七子

    魏晋之间阮籍、嵇康、山涛、向季、阮咸、王戎、刘伶相与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时人号“竹林七贤”。亦称“竹林七子”。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

  • 李白卷

    管士光选注。大连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为《中国古代十大诗人精品全集》丛书之一。27万字。共收诗410首。书前有长篇介绍性文字“李白的生平与创作”。附录二:一为“李白生平创作简表”;二为“李白诗作版

  • 复愁十二首

    【介绍】: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作。诗为感羁旅伤世乱而发。陈式曰:“一首、二首思归,三首、四首不愿归,五首目下不能归,六首至九首,将来不能归,十首以下,所有诗酒以慰不归。”(《问斋杜意》卷一

  • 寸心

    ①指心。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②心事,心愿。韦应物《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寸心东北驰,思与一会并。”钱起《逢侠者》:“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介绍】:李白《登锦城散花楼》诗句。二句写出了登楼望远的开阔景象,富有丰富的想象力。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重庆与湖北交界,长江流经处。双流,郫江和流江流经成都。

  • 冯衍归里

    东汉人冯衍因光武帝惩办外戚宾客而受到牵连,后有诏赦免不究。从此冯衍回归故里,闭门自保。见《后汉书·冯衍传》。后遂以“冯衍归里”为罢官归乡之典。李瀚《蒙求》:“冯衍归里,张昭塞门。”

  • 万首唐人绝句

    ①宋洪迈编撰。洪迈(1123~1202),字景庐,别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进士。生平著述甚富。有《容斋随笔》、《夷坚志》等。此书专收唐人绝句。其中七绝75卷,五绝25卷。末附六绝1卷。凡一

  • 当句对

    亦称“就句对”、“就对”。指格律诗一联上下句中各自对仗,上下句又互成对仗。杜甫《滕王亭子》:“清江碧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眼斑。”上句中“清江”对“碧石”,下句中“嫩蕊”对“浓花”,然后“清江碧石”对“

  • 晋武伤指

    晋武,指晋武帝司马炎。晋武帝有贵嫔胡芳,最得宠幸,武帝与之樗蒱,争矢,弄伤武帝手指。见《晋书·胡贵嫔传》。李瀚《蒙求》:“胡嫔争摴,晋武伤指。”

  • 权德舆

    【生卒】:761—818【介绍】:字载之,排行三,秦州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徙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四岁能诗,十五岁有《童蒙集》十卷,曾任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充江西观察使李兼判官,德宗闻其名而征为太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