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解

唐诗解

明唐汝询撰。汝询字仲言,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唐氏对历代唐诗选本,最推重高棅《唐诗正声》与李攀龙唐诗选》,然又以为“高之《正声》体格綦正而稍入于卑,李之《诗选》风骨綦高而微伤于刻”(《凡例》)。乃以此二选为基础,裁其偏处,又从《唐诗品汇》中略作选录,以成此编。其中除《长恨歌》等极少诗篇或来自本集,其余诗皆出自上述三选,故书名称“解”而不称选。全书计五十卷,选唐诗人184家,诗1400余首,各体兼收。体例模仿《唐诗品汇》而稍有变更。诗后均有详细的注释与解析。注释分正注、互注、训注。所谓正注,即凡诗中用事,即引本事以解之;所谓互注,即溯流寻源,博采他书以相证;所谓训注,即字释句解,必求剖析其义。解析之法有二:属辞比事,则博引群书,遵李善注《文选》之例;揣意摹情,则自发议论,遵朱熹《诗集传》之例。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中谓其“笺注唐诗,援据该博。”然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云:“所注实多冗芜,不尽得古人之意,亦不尽得其所出。”清人吴昌祺《删订唐诗解序》亦谓其“注则繁而复,解或凿而支”,故曾加删订。《唐诗解》有万历刻本,又有清顺治万笈堂刻本,题李攀龙原选。袁宏道校之日本刻本《唐诗训解》,其中所谓“训解”者,也多为唐汝洵语,实从此书出。

猜你喜欢

  • 夏宝松

    【介绍】:南唐时庐陵吉阳(今江西吉安)人。少隐居庐山,学诗数年于江为,诗名闻于当世。其《宿江城》诗名尤大,陈德诚赞之曰:“螺川新有夏江城。”故世称“夏江城”。马令、陆游《南唐书》均有传。《全唐诗》存诗

  • 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

    黄云眉撰。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全书约15万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两篇:韩愈文学的评价;柳宗元文学的评价。第二部分为韩柳文选,计选入韩文26篇,柳文22篇。文章有明显的扬柳抑韩倾向,

  • 惠远

    即慧远。据南朝梁慧皎《高僧传·晋庐山释慧远》:慧远是晋代高僧,佛教“净土宗”尊为初祖。居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宗炳等曾结白莲社,世称远公。后因以“惠远”代称僧人。李端《长安书事寄薛戴》:“惠远纵相寻,

  • 刘桢病

    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四首》之一:“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自复涉玄冬,弥旷十馀旬。”后因以“刘桢病”为卧疾之典。白居易《病中辱崔宣城长句见寄兼有觥绮之赠因以四韵总而酬之》:“刘桢病发经春卧,谢朓诗来尽

  • 信风

    ①随时节变化,定期定向而至的风。于鹄《舟中月明夜闻笛》:“浦里移舟候信风,芦花漠漠夜江空。”②犹随风。元稹《有鸟二十章》之十一:“驱去驱来长信风,暂托栋梁何用喜?”

  • 萧治

    【介绍】:见萧沼。

  • 并悉

    全,都。张鷟《游仙窟诗》:“药草俱尝遍,并悉不相宜。”

  • 玄恽

    【介绍】:见道世。

  • 独孤申叔

    【生卒】:776—802【介绍】:唐代辞赋家。字子重。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郡望河南(治今河南洛阳)。贞元十二年(796)以义阳公主与驸马不和,作《义阳子》讥之,德宗几欲为此废进士科。十三年(797)

  • 以来

    表示从过去某时到现在。戴叔伦《抚州被推昭雪答陆太祝三首》之二:“从古以来何限枉,惭知暗室不曾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