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新安吏

新安吏

【介绍】:

杜甫作。题下原注:“收京后作。虽收两京,贼犹充斥。”乾元二年(759)三月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兵败相州(又称邺城,今河南安阳)。朝廷为扭转战局,加强战备,于是到处征兵抓丁,新安(今属河南)一带尤为严重,虽老幼亦难免。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目睹此情此景,遂怀着矛盾的心情写下了《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组传诵千载的史诗,即所谓“三吏”、“三别”。《新安吏》为组诗首篇,亦是组诗总领。全诗借为问答之辞,皆据实直书。可分三段:前八句总叙点兵之事,中八句写未成丁中男被征送别之惨景,后八句申说点兵之由,勉为从征之辞。杨伦曰:“先以恻隐动其君上,后以恩谊勉其丁男,仁至义尽。此山谷所云论诗未觉《国风》远也。”(《杜诗镜铨》卷五)张綖曰:“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若《兵车行》、前后《出塞》之类,皆刺也,此可已而不已者也。若《新安吏》之类,则慰也,《石壕吏》之类,则哀也,此不得已而用之者也。”(《杜工部诗通》卷七)

猜你喜欢

  • 化剑津

    即延平津。在今福建南平东南闽江上游。相传晋雷焕所持宝剑于此处堕水化为龙。徐铉《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化剑津头寻故老,同亭会上问仙卿。”

  • 李益

    【生卒】:748—829【介绍】:字君虞,行十。祖籍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徙居郑州(今属河南)。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六年中讽谏主文科,授郑县(今陕西华县)尉,迁主簿。建中四年(783),又登

  • 员俶

    【介绍】:齐州全节(今山东章丘西)人。生卒年不详。员半千孙。开元十年(722)进《太玄幽赞》十卷,召试及第,授散官文学,直弘文馆。十六年(728),以能言佛道孔子者召入禁中相答难,屈其座人。《太玄幽赞

  • 崔氏夫人训女文

    诗歌。作者佚名。敦煌遗书存三种写本:P2633,S4129、5643。P2633抄写“崔氏夫人训女文”后,附有“上都李家印崔氏夫人壹本”的题记,说明唐时京城已有印本行世,并远及敦煌地区,足见流传之广。

  • 新制布裘

    【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年间。此诗前半写新制布裘之利,使之暖如春。后半写身暖如春的诗人希望“天下无寒人”。“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既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积极的立身处世哲学,也是白居易前期思想的核心。

  • 李沄

    【介绍】:见李璬。

  • 道恭

    【介绍】:唐代诗僧。苏州(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师事武丘智聚法师,隋大业中有盛名于江表。学该内外,为时所称。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奉召至洛阳宫。太宗召见,并令其赋诗咏玄奘衲袈裟衣,称旨赐

  • 名公唱和集

    总集。唐刘禹锡等撰。佚名编。《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名公唱和集》二十二卷,《宋史·艺文志八》作四卷。据北宋宋敏求《刘宾客外集后序》,曾从《名公唱和集》录刘禹锡诗八十六首编入《刘宾客外集》,而所录刘诗

  • 侯芭

    汉时巨鹿人,他崇敬扬雄,扬雄家居贫困,侯芭前去拜访,扬雄授以《太玄》、《法言》,扬雄死后,侯芭为立坟,服丧三年。见《汉书·扬雄传》。后因以“侯芭”喻指求教之人。皮日休《屣步访鲁望不遇》:“拟授《太玄》

  • 侏儒饱

    西汉东方朔对自己俸禄与侏儒相同甚为不满,曾对汉武帝说侏儒身长三尺余,臣朔身长九尺余,而俸禄一样,则“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事见《汉书·东方朔传》。后因以“侏儒饱”谓世道不平,小人得志贤才受屈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