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白作。代宗宝应元年(762)冬,李白“疾亟”(李阳冰《草堂集序》),“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并序》)《临终歌》当作《临路歌》。广陵王刘胥死前作歌有云
晋王嘉《拾遗记》卷一载:帝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后因以“匣中鸣”喻指怀才待用。骆宾王《和李明府》:“讵怜冲斗气,犹向匣中鸣
即僧道信。禅宗第四祖。俗姓司马。出家住蕲州广济,住破头山。代宗谥大医禅师。包佶有《双山过信公所居》诗。
枚乘、司马相如的合称。两人都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均为文学侍从之臣,擅长辞赋。后常用“枚马”喻指有才之士。李白《梁园吟》:“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三台星共六星,呈阶梯状,每台二星,成三阶。古人认为三阶平则阴阳调和,天下太平。徐铉《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玉烛调时钧轴正,台阶平处德星悬。”
刘得仁有《冬日骆家亭子》诗。骆氏,吴汝煜、胡可先考证为骆浚(见《全唐诗人名考》)。《唐语林》卷三载,“骆浚者,度支司书手也”,李吉甫擢用之,“后典名郡,有令名,于春明门外筑台榭。”据此知亭在长安外郭城
魏晋之间阮籍、嵇康、山涛、向季、阮咸、王戎、刘伶相与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时人号“竹林七贤”。亦称“竹林七子”。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
相传春秋楚共王有繁弱之弓、忘归之矢,后失其弓,左右之人想寻找它,楚王曰:“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见《公孙龙子·迹府》。后因以“楚弓”比喻丢失的东西或利益。刘长卿《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提倡文教,停止武备。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介绍】:见归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