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熊皦

熊皦

【介绍】:

五代诗人。皦,一作皎。号九华山人。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后唐清泰二年(935)中进士。后晋天福时,为延州节度使刘景岩从事。说景岩归朝,以功拜补阙。后为景岩诬奏,贬商州上津令,惧害亡匿山中,不知所终。皦少与黄损虚中同师陈沅学诗,沅赏其《早梅》诗云:“太妃容德,于是乎在。”有诗名,与王仁裕善。宋黄伯思《跋石晋熊皦诗后》云:“五季道衰文丧,……其间能远不忘君,志在忧国,文锥肤近,而忠诚可取若皦者,盖鲜俪也。余读其《上国音书绝二十篇》及晋末《感兴》诸诗而悲之。苏君又出当时集稿示余,虽不脱尔日风范,亦时有佳语,自可传后无疑。”(《东观馀论》卷下)有《屠龙集》五卷,《南金集》二卷,已散佚。《全唐诗》存诗十二首、断句五联。事迹见《新五代史》卷四七、《诗话总龟》卷一三、《郡斋读书志》卷一八、《唐才子传校笺》卷一〇。

【介绍】:

又作熊皎。《全唐诗》误为二人。自号九华山人。后唐清泰二年(935)进士。后晋天福时,为延州节度使刘景岩从事,后入为补阙,擢右谏议大夫。开运三年(946),因景岩诬奏,贬商州上津令。皦工古律,《唐才子传》卷一〇谓皦“工古律诗,语意俱妙”。《全唐诗》存诗12首及断句5联。

猜你喜欢

  • 桓谭非谶

    桓谭,东汉沛人。曾官议郎给事中,著《新论》。光武帝刘秀迷信图谶,想以谶语决事,桓谭极言谶语乃荒诞不经之事,触怒了光武帝。事见《后汉书·桓谭传》。李瀚《蒙求》:“桓谭非谶,王商止讹。”

  • 黄可

    【介绍】:字不可,南唐进士。出身孤寒,性朴野,作诗好用驴字,时人讥之。《全唐诗》存诗2句。

  • 三害

    晋周处年轻时随心所欲,危害乡里,乡里人将其与乡中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后亦泛指危害百姓的人或物。张祜《晚次荆溪馆呈崔明府》:“况是无三害,弦歌初政成。”

  • 司空曙

    【生卒】:735或739前—约790【介绍】:唐代诗人。字文明,一字文初。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广平(治今河北鸡泽东南)或河内(治今河南沁阳)人。排行十四。卢纶表兄。生年一说开元二十八年(740

  • 陈正卿

    【介绍】:唐代编纂家。名晋,以字行。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人。生卒年不详。纂汉至唐十二代诏策、章疏、歌颂、符檄、论议,撰成《续尚书》,于玄宗开元末上之。此书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全唐文》存文一篇。

  • 宗玄集

    吴筠撰。三卷,附录《玄纲论》一卷、《内丹九章经》(乃后人伪托)一卷。《四库全书》据浙江巡抚采进本著录,收诗、赋、论共计119篇。《正统道藏》收有《宗玄先生文集》,亦三卷。

  • 云际中峰居喜见苗发

    【介绍】:李端作于晚年隐居衡山时。作者一云祖咏,题为《中峰居喜见苗发》,见《全唐诗》卷一三一,实误。云际,指湖南衡山之云际寺。苗发,作者友人,亦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诗描绘山寺的僻远幽静,人烟稀少,暗写遽

  • 张茂宗

    【介绍】:见张芬。

  • 杜甫故里与杜墓

    傅永魁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3.4万字,为《河南名胜古迹丛书》之一。本书通过文献资料、民间遗闻故事,加上著者自己的实地考察,简要地介绍了杜甫的故里、杜墓的情况和杜甫的生平大略,并收录了

  • 采薇

    语出《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用以指隐居生活。白居易《送王处士》:“好去采薇人,终南山正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