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汉初人郦食其。郦生从刘邦,常为说客,奔走诸侯间。曾游说齐王田广归汉。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圭窦三千士,云梯七十城。耻非齐说客,只似鲁诸生。”
凄凉阴冷貌。杜牧《大雨行》:“三吴六月忽凄惨,晚后点滴来苍茫。”
①东汉张衡善属文,有《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等赋,后因以“平子赋”咏人有文才,善诗赋。皇甫冉《馆陶李丞旧居》:“词藻世传平子赋,园林人比郑公乡。”参见“平子”。②因张衡曾作《归田赋》,后因以
【介绍】:韩翃《题荐福寺衡岳暕师房》诗句。二句谓卷起疏帘看漫天雪飞,关上深户任春花映照。描写山寺的幽寂环境和寺中僧人的闲静生活,极其细腻逼真。高仲武赞为“芙蓉出水”的佳句。(《中兴间气集》卷上)
西汉成安人。徙睢阳。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因捍吴兵于东界而名显,武帝时累迁御史大夫。后因善举廉士而受称慕。后因以“韩安国”喻善于举荐贤才之人。亦省作“韩安”。刘禹锡《赠同年陈长史员外》:“推贤有愧韩安国,
①谁,什么人。李贺《崇义里滞雨》:“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②甚么东西。含鄙斥之意。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
屹立,独立。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凡属上声、去声、入声的韵,皆为仄韵,与“平韵”相对。古体诗押韵不限平仄,故押仄韵的诗较多;近体诗以押平韵为正例,故仄韵非常罕见。有人干脆将押仄韵的近体诗归为“入律古风”。如刘禹锡《海阳十咏·蒙池》、韩
【生卒】:?~684【介绍】: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77)以太子左庶子擢同中书门下三品。曾与刘讷言等共注《后汉书》。后贬普州刺史,移睦州。武后光宅元年(684)卒于横州司马任。《全唐诗
【介绍】:于濆作。诗写塞外戍卒伤春思乡,连年征戍,受尽艰辛,而立功受勋,图上凌烟阁者,只是那些将领。这些“忠烈功臣”却未必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