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介绍】:

岑参作。写于天宝十四载(755)六月,是作者在北庭与同僚们的酬唱之作。诗前半描写了作者登楼所见的塞外空旷荒凉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笔力雄浑,境界开阔。后半颂扬了主帅的功绩和同僚们的才华,也抒发了自己虽厕身军府而未得施展抱负的感叹,正反映衬,曲折含蓄。

猜你喜欢

  • 崔颢

    【生卒】:704?—754【介绍】:唐代诗人。汴州(治今河南开封)人。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及第。开元中尝游江南。开元后期,受杜希望爱重,引至门下,以监察御史任职河东军幕,得以“一窥塞垣”。天宝

  • 越台

    台名。①春秋时越王曾登临。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种山。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②指汉代南越王赵佗所筑之台。故址在今广东广州越秀山。参见“越王台”。

  • 黄须

    见“黄须儿”。

  • 杜樊川

    【介绍】:见杜牧。

  • 酣酣

    ①饮酒酣畅的样子。杜牧《雨中作》:“浊醪气色严,皤腹瓶甖古。酣酣天地宽,怳怳嵇刘伍。”②旺盛。崔融《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 李嵘

    【介绍】:唐末诗人。咸通末李蔚节度淮南,嵘谄事之,曰国人祈蔚入相。后蔚果拜相。《全唐诗》存诗1首。

  • 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

    【介绍】:孟浩然《广陵别薛八》诗句。樯,船上桅杆。二句悬想水路漂泊的归途景况,烘衬别后思念之情。其中以树喻樯,以山喻波,奇思妙想,极尽夸张。

  • 武翊黄

    【介绍】:字坤舆,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武元衡之子。尝以解头、状头进士、敕头宏词获“武三头”之誉。官至大理卿。《全唐诗》存诗1首。

  • 沩山和尚

    【介绍】:见灵祐。

  • 齐宫词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题为“齐宫词”,实兼咏齐、梁两代。前二句写齐东昏侯荒淫亡国,后二句暗示梁台新主荒淫依旧,无视齐亡的教训。作者抓住“九子铃”这一微物串连齐、梁两代,没有正面铺写,不作叙述议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