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顾况《在滁苦雨,归桃花崦,伤亲友略尽》诗句。国,京都。二句抒写绝意仕宦和回归故乡的欣慰之情,从反面烘托“亲友略尽”的伤痛之感。
即嵇康。嵇康字叔夜。钱起《仲春晚寻覆釜山》:“应嗤嵇叔夜,林卧方沉湎。”参见“嵇康”。
【介绍】:①(全)韦应物作。这是一首乐府诗。以柳起兴,写旧地重游,不见往日恋人的哀伤惆怅心态。语言朴素,感情真挚。宋刘辰翁评曰:“逢春感兴,此等语不会绝,但澹味又别也。”(高棅《唐诗品汇》卷一四引)②
寺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南。为隋文帝避暑行宫,称仙游宫。唐宣宗时改建为寺。以黑河为界,分南北两寺,南寺为仙游寺,北寺为中兴寺。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武宗至僖宗时人。曾至河南府福昌县三乡驿,见若耶溪女子会昌二年(842)所题诗,感而和之。《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云溪友议》卷中。
【生卒】:751—824【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君严。冀州(今属河北)人。建中元年(780)进士及第。累佐幕府。元和元年(806)入为大理正。累迁江州刺史、谏议大夫。加皇太子侍读,改给事中。再迁尚书左
【介绍】: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唐音癸签》卷三〇作五代人。有《金镂集》十二卷,著录于《宋史·艺文志七》。作品已佚。
摇橹声。薛逢《潼关河亭》:“橹声呕轧中流渡,柳色微茫远岸村。”
【介绍】:蜀(今四川)人,主要活动于代宗前期。屡举进士不第,浪迹四方,有诗名,辛文房称其“为乐府,极有情致。”(《唐才子传》卷五)诗作多绝句,善写闺怨、客愁。《全唐诗》录其诗1卷。
东汉太医郭玉曾从异人学医,其人常渔钓于涪水,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生病者,时下针石,往往马上痊愈。见《后汉书·郭玉传》。后因以“涪翁”代指身怀异术之人。李端《赠道士》:“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