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苏涣

苏涣

【生卒】:?—775

【介绍】:

唐代诗人。蜀(今四川)人。排行大。少年时代,为草莽英雄,善放白弩,巴蜀商人称他为“白跖”。后折节读书。代宗广德二年(764)进士及第。累迁至监察御史。大历四年(769),潭州刺史、湖南观察节度使崔瓘召为从事。是年夏,杜甫漂泊至潭州,涣访之于江浦,后又在菜市、鱼市多次会面,联袂游览。五年(770)夏,臧玠作乱,崔瓘被杀,苏涣南奔广州,依广帅李勉。八年(773),岭南部将哥舒晃杀节度使吕崇贲,据广州反,苏涣为晃之谋主。十年(775),路嗣恭率军破广州,斩晃、涣于甘溪。涣善诗,杜甫称其诗“突过黄初诗”,“殷殷留金石声”(《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纪异》),高仲武选其《变律诗》三首入《中兴间气集》,评曰:“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著有《苏涣诗》一卷,《新唐书·艺文志四》有著录,今已佚。《全唐诗》存诗四首。事迹见唐权德舆《唐故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伊公神道碑铭》、《中兴间气集》、《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生卒】:?—775

【介绍】:

行大,蜀(今四川)人。少年为盗,人呼“白跖”。后改过读书,广德二年(764)中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后为潭州刺史从事。其时曾与杜甫交游,杜甫《入衡州》诗尝称其诗才。潭州刺史被杀,乃奔依广帅李勉,后与哥舒晃据广州作乱,为路嗣恭平定,斩首于甘溪。诗长于讽刺,集已佚。《全唐诗》收诗4首。

猜你喜欢

  • 朝庭

    朋友。王梵志《世间慵懒人》:“朝庭数十人,平章共博戏。”又《朝庭来相过》:“朝庭来相过,设食因杯酌。”

  • 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

    【介绍】:钱起《题玉山村叟屋壁》诗句。二句描写山村傍晚景色,画面自然逼真,令人神往,表达了作者羡慕隐逸的思想情趣。高仲武评曰:“特出意表,标雅古今。”(《中兴间气集》卷上)

  • 陈宫镜

    南朝陈将亡时,后主之妹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认为丧乱将至,恐夫妻分离,日后难以聚合,乃将铜镜破为两半,各执其一,后果遇兵乱失散,然终赖半镜而团圆。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后因以“陈宫镜”指夫妻离散聚合

  •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介绍】: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诗句。二句脱胎于梁武帝萧衍《子夜四时歌·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表达了除夕之夜仍一人漂泊在外而思念故乡亲人的孤独寂寞之情。被胡应麟誉为“客中除夜之绝唱”。(

  • 崔善为

    【介绍】:唐代诗人。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弱冠州举及第,仕隋为文林郎。文帝仁寿中,迁楼烦司户书佐。曾密劝唐高祖举事,兵起,署为大将军府司户参军,封清河县公。高祖武德二年(619),拜尚书

  • 唐雅

    选集。明张之象编。二十六卷。是书专选唐君臣唱酬之作,起自武德,迄于开元,凡收诗一千余首。前有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何良俊序,谓,自天宝以降,风格渐卑,其音亦多怨思,故削而不录。该书以类编次,共选帝

  • 韦延构

    【介绍】:见韦嗣立。

  • 直指

    ①径直;直向。杜甫《月三首》之一:“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②汉代朝廷派遣出专管巡视、处理各地政务的官员,称“直指使者”。也称“绣衣直指”、“直指绣衣使者”。后亦泛指司法官员。权德舆《送张詹事致政归

  • 萧索

    ①萧条凄凉。温庭筠《杨柳枝》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②稀少;疏散。崔立之《南至隔仗望含元殿香炉》:“轮囷洒宫阙,萧索散乾坤。”③衰微。杜甫《西阁曝日》:“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④

  • 良文

    【介绍】:见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