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中华民国约法

中华民国约法

袁世觊为建立个人独裁统治而制订的文件,又称《民三约法》,俗称《袁记约法》。袁世凯在镇压了“二次革命”之后,解散国会,撕毁《临时约法》,召集御用的约法会议,炮制出为实现其个人独裁统治的《中华民国约法》,于1914年(民国三年) 5月1日公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废除责任内阁制,采用总统制,由总统总揽国家统治权,立法院置于总统管辖之下;设参政院为咨询机关,在立法院成立前代行立法院职权,参政院参政由总统指定;总统府内设政事堂为总统的办事机构,政事堂设国务卿协助总统处理政务。《中华民国约法》为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制造了法律根据,也为袁世凯日后复辟帝制准备了条件,袁世凯垮台后废除。

猜你喜欢

  • 南京条约

    即中英《江宁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

  • 五国相王

    战国中期魏将犀首(公孙衍)发起的一次“合纵”活动。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一说周显王四十五年,魏将犀首发起魏、赵、韩、燕、中山“五国相王”,即互尊为王,以抗秦。

  • 交通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反动官僚政客集团,其首领为梁士诒。清朝末年,梁任邮传部铁路局局长,把持交通事业,1908年,以交通款项成立交通银行。辛亥革命后,梁先后在袁世凯政府任总统秘书长及交通、财政总长,积极拥

  • 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各诸候国在封建兼并战争中所采取的一种外交和军事斗争策略。据《韩非子·五蠹》篇记载,所谓“纵”,即会集众多的弱国以攻打一个强国;所谓“横”,即侍奉一个强国以攻打众多的弱国。《淮南子·览冥训》篇高

  • 袁世凯东山再起

    1908年11月(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死去,宣统即位,摄政王载沣以“回籍养疴”为名将袁世凯逐出朝廷。袁世凯虽被罢官,但仍实际掌握着北洋军阀集团,并在朝中遍布党羽耳目,时刻注视政局变

  • 两宫西狩

    1900年8月14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翌晨,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等出德胜门经贯市、怀来、宣化、太原等地,于10月26日(九月四日)逃至西安。史称两宫西狩。慈禧太后一行仓皇出逃

  • 甲申易枢

    1884年 (光绪十年)清朝军机处大换班事件。1884年(光绪十年)日讲起居注官、左庶子盛昱参劾军机大臣萎靡因循,希冀朝廷“严加议处”,使之振作起来, “戴罪图功”。4月8日(三月十三日)西太后突降懿

  • 交收东三省条约

    一名“俄国撤兵条约”。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沙俄除派兵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京津地区外,还出兵侵占中国东北三省。《辛丑条约》签字后,沙俄为实现其吞并东北的“黄俄罗斯计划”,抛出包括以东三省将军起代理作用

  • 滇案

    见“马嘉理事件”。

  • 刘渊、石勒反晋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于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率部众起兵反晋,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定都离石。后来有石勒、王弥等人前来归附。石勒率众三万,转战魏郡(治今河北临漳西南)、汲郡(治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