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秦服百越

秦服百越

秦统一前,分布在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一带的若干部族,统称“百越”。其中著名的有于越、闽越、西瓯、骆越等。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楚后,在今浙江绍兴一带设会稽郡,在今福建福州一带设闽中郡。秦统一六国后,派尉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向岭南推进。为解决运粮问题,秦始皇派监御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北,凿了一条灵渠,从而使对南越的进军得以顺利进行。秦军胜利后,始皇在那里设置了桂林、象、南海三郡,又谪徙刑徒五十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处。从此两广地区与祖国其它部分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内地人民大量迁徙到岭南,带去了进步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民族融合和岭南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 清末留学热潮

    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出国始于洋务运动。二十世纪初,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派出的留学生逐渐增多。由于民族危机的严重和清政府日益腐败的刺激,大批爱国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纷纷自费出国留学。日本学

  • 迁豪

    秦汉以来一种强本弱枝的措施。战国秦汉以来,一些豪族在地方盘根错节,势力膨胀,对中央集权不利。秦汉时期,统治者常将豪族迁至首都及其附近。如秦始皇于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 合州战役

    又称钓鱼城保卫战。宋蒙间一次重要战役。阳平关(今陕西宁强西北)战役后,蒙古军长驱入川。淳祐二年(1242年),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组织军民凭钓鱼山险阻地形筑城,徙合州州治于此(今四川合川东北)

  • 齐桓首霸

    春秋前期,齐桓公(名小白)继齐襄公后即位。他在位期间(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实行军政合一和新的税收管理制度,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对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出兵帮助北

  • 郑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一说今陕西凤翔),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任周司徒,见西周将亡,乃将财产和家族东迁到虢(即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与郐(今河南密县

  • 龙首渠

    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开挖的地下井渠,汉武帝时,熊羆(又作庄熊)建议开凿。相传开凿时曾掘到龙骨,故名龙首渠。龙首渠自征县(今陕西澄城西南)引洛水东南流,至临晋西(今陕西大荔西)入洛。渠经商颜山(今名铁镰

  • 兰州机器制造局

    简称兰州机器局,前身为西安机器制造局。系从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调募熟练工人,购买机器建成。1872年(同治十一年)新疆形势吃紧,左宗棠行营迁至兰州,西安机器局拆迁至兰州,由精熟机器制造的记名提督赖长

  •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1年(咸丰六至十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特权,英国制造“亚罗”号船事件,于1856年10月23日(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五日),武装

  • 阿保机诸弟之乱

    公元907年,契丹迭刺部首领阿保机取代遥辇氏痕德堇为部落联盟长后,改革联盟组织,进一步牢牢掌握了全部军政实权。于是违背联盟长三年一改选的旧制,凭借权势“久不受代”,遂引起部落联盟中守旧派贵族势力的激烈

  • 长枪会起义

    咸丰末年鲁西南农民起义。1859年(咸丰九年)山东荷泽郭家糖坊秀才郭秉钧举办团练,名为“一心团”,也称“长枪会”。长枪会凭借武装控制了旧黄河口岸上的码头,为载运船只装卸粮盐,取得经费,逐步发展为一支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