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约法会议

约法会议

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御用造法机构。袁世凯当上正式大总统并解散了国会后,立即向约束其权力的《临时约法》开刀,要求政治会议修改约法。但政治会议是由袁指定议员组成的咨询机构,并无造法资格。于是政治会议议决另请召开由“选举”产生的“约法会议”。1914年2月依照条例“选出”经袁世凯推荐或批准的六十名议员组成约法会议。会议按照袁的意旨,制定了《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废除责任内阁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为袁世凯建立个人独裁提供法律根据,并为复辟帝制铺平道路。1914年5月1日袁记《中华民国约法》正式出笼。

猜你喜欢

  • 迁豪

    秦汉以来一种强本弱枝的措施。战国秦汉以来,一些豪族在地方盘根错节,势力膨胀,对中央集权不利。秦汉时期,统治者常将豪族迁至首都及其附近。如秦始皇于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 武庚叛乱

    周武王克商后,封纣王子武庚(禄父)于商,统治商遗民。武王去世后,武庚乘周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之机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以图恢复商王朝。后在周公的武力镇压下失败。参阅“周公东征”。

  • 戊申安庆之役

    见“安庆马炮营起义”。

  • 大蜀(李顺)

    北宋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参见“王小波、李顺起义”。

  • 相地而衰征

    管仲相齐过程中的一项改革内政的措施。这项措施是针对鄙野的农民而实行的,即根据农民种植土地的肥瘠及收成的多少征收不同的赋税。这项措施的目的,在于防止农民因赋税不均而流徙。

  • 东南互保

    义和团运动期间英美等帝国主义策动中国东南各省督抚分裂中国的侵略活动。1900年6月(光绪二十六年五月)英国为了防止义和团运动波及南方,影响其在长江流域的利益,防止其他列强乘机染指自己的势力范围,经外交

  • 御帐亲军

    辽军中由皇帝直接调遣指挥的禁军精锐部队。太祖始选各部落精壮为腹心部。又太祖外出,述律后(即应天皇后)于留守之际,拣选蕃汉精兵二万骑,组建“属珊军”。太宗继位后,又扩充腹心部军额至三万人,号大皮室军。合

  • 占田制

    西晋时期的土地制度。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下令废除民屯机构。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统一全国后颁布新的土地制度占田制。规定诸侯占田,大国十五顷,次国十顷,小国七顷。品官占田,一品至九品,占田五十顷至

  •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清政府为了稳定税收额数,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宣布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叫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 中英藏印条约

    即《中英会议藏印条约》。英国通过第一次侵藏战争,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88年(光绪十四年)英国殖民者诬称中国西藏地方军队在本国境内隆吐山的防守为“越界戍守”,发动了对西藏的武装侵略。清政府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