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异人集

三异人集

二十三卷。明徐渭(1521-1593)撰。徐渭字文清,更字文长;号青藤、天池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聪敏,十余岁即仿扬雄《解嘲》,而作《释毁》。师从同里季本,为诸生十余年。为浙督胡宗宪招致幕下,为胡草拟《献白鹿表》而负盛名。徐渭又知兵,好奇计,曾屡为胡宗宪出谋划策,很受重视。胡宗宪获罪下狱,徐渭自杀而未死,又因击杀继室坐罪论死。经里人张元忭力救得免。曾系狱七年。后出游金陵,北抵宣化、辽东,纵观边塞,寄情诗酒。徐渭天才超轶,诗文书画无所不长。一生著作繁富,对后世影响颇大。著有《文长自著畸谱》、《青藤山人路史》等。所著《南词叙录》,为研究南戏的重要参考资料。所著杂剧五种:《四声猿》(包括《狂鼓吏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等四个剧本),《歌代啸》,均有传本,是明代杂剧的重要作品。他的书、画也都冠绝一时,受到时人与后人的推许。诗文集传世有《青藤书屋文集》三十卷、补遗一卷、《徐文长佚草》十卷、《徐文长逸稿》二十四卷等。此书评选方正学、杨忠愍、于忠肃三家之文。杨充谐序其书。有明万历间刻本。

二十二卷。明李贽(1527-1602)编。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单名贽,号卓吾,又号笃吾、宏甫、温陵居士等,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官至姚安知府。思想上,力主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文学上与前后七子相抗衡,对公安派影响较大。本书收方孝孺诗文十卷,于谦奏疏四卷、文一卷、诗三卷,杨继盛奏疏、诗文各一卷,附录一卷。所收各篇,李贽均作了评点。李贽一向狂悖自恣,而本书所评却在情理中。卷首题吴山俞允谐汝钦正。故世有本书是俞允谐所编而托之于李贽一说。方孝孺、于谦、杨继盛三人皆各自有集存世。是书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五国故事

    二卷。著撰人名氏不详。其书记载吴杨氏、南唐李氏、蜀王氏、孟氏、南汉刘氏、闽王氏之事,称为五国。但是若以地域来说,实为四国。若以人来说,应当为六国。不知道是杨李合为一国、或者是孟王合为一国。今考书中明书

  • 拿破仑本纪

    四卷。英国洛加德撰,闽县林纾、仁和魏易合译。本书述法国拿破仑(Napoleon 1.)一生事迹。译文颇雅驯,旧译拿破仑传以此本最善。现存有京师学务处官书局校印本。

  • 真道自证

    四卷。法国人沙守信(?-1717)撰。沙守信为耶稣会士,未详何年至中国,仅知其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到广东,后传教江西。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于饶州。《真道自证》凡四卷,第一曰性理,即穷性以

  • 论语比

    一卷。清沈道宽撰。道宽字栗仲,大兴人。嘉庆九年(1804)举人,二十年才中进士。是书称天子教人始终一个“学”字,处世接物只一个“礼”字。致知格物在于学,入圣之阶在于礼。弃学而言致知格物,是舍本而求末;

  • 东白草堂集

    四卷。明顾存仁(?-1573)撰。顾存仁,字们刚,号怀东,太原(今山西)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万历初年。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卿。本编诗分四集,每集为一卷,各名之为:使蜀初编,系作者

  • 春秋左氏古义辑说长编残本

    三卷。清王绳生撰。绳生里贯、生平事迹不详。该书已经残缺,今仅存第一卷至第三卷,所释仅限于隐公。体例大体上先录《左传》原文,而以杜预《春秋经传集解》、陆德明《经典释文》音义附注于下。然后掇拾周秦以来各家

  • 湘芗漫录

    四卷,后附《易经集说》一卷。清查彬著。彬字伯野,安徽泾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在皖、豫间做官三十年。此书主要是阐发《易》《诗》《书》及《三礼》的义理,而对《易》用力最勤。用六十四卦参证经史,不章解句释,

  • 堆垛求积术

    一卷。清董祐诚(详见《割图连比例图解》)撰。中算垛积术自沈括、秦九韶、杨辉、朱世杰等人工作,多有建树。清陈世仁《少广补遗》对此作了总结性工作,引起了不少中算家的研究兴趣。董祐诚《堆垛求积术》(1821

  • 览古评语

    五卷。明陈师(生卒年不详)撰。陈师,字思贞,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而其自署为钱唐,并说考之《汉书》,不当从土旁。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会试副榜,授华亭县教谕,官至永昌府知府。著有《览古评语》、

  • 金刚经颂

    一卷。梁代傅翕(生卒年不详)撰。傅翕生平事迹不甚详。此《金刚经颂》旧时无单行本,只见于宋杨圭辑金刚经十七家注和明会凤仪金刚经宗通所引。此经颂是唐敦煌写经卷本。有五言颂四十九篇,每篇八句。唯般若颂十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