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里全集

东里全集

九十七卷。《别集》四卷。明杨士奇(1365-1444)撰。杨士奇,名寓,江西泰和人。曾在湖广各地做塾师多年。建文初被荐入翰林,充编纂官,修《太祖实录》。成祖即位,入内阁典机务,历官至左谕德;成祖北巡,常使留辅太子。仁宗即位,任礼部侍郎,宣宗时进兵部尚书。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内阁,长期辅政。于谦、周忱、况锺等都由他荐引。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著有《文渊阁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明初“三杨”并称。而杨士奇文章特优,制诰碑版,多出其手。仁宗雅好欧阳修文,杨士奇文亦平正纡余,与之相近。故郑瑗《井观琐言》称其文典雅而无浮泛之病。杂录叙事,极平隐不费力。后来馆阁著作,沿为流派,遂为七子之口实。盖其文虽乏新裁,而不失古格,主持数十年之风气,亦非偶然。是集凡九十七卷。分正、续二编。正集所载较少,续集几乎倍之。其别集四卷。一即代言录。一为圣谕录。一为奏对录。一为杨士奇传志诸文,缀于末为附录。杨士奇诗文纡徐闲雅,平正和粹,然亦有运笔流畅,清逸可诵之句。时称“台阁体”。李东阳《怀麓堂诗话》称:“杨文贞东里集,手自选择,刻之广东,为人窜入数首。后其子孙又刻为续集,非公之意。”然搜罗较富,亦为可观。是集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西溪集

    十卷。宋沈遘(1025-1067)撰。沈遘,字文通,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历知杭州、开封府,官至翰林学士。沈遘与弟沈辽,叔沈括俱有文名,称为“三沈”。他以文学致身,而吏事精敏

  • 唐僧宏秀集

    十卷。宋李(约1258年前后在世)编。李生平见《翦绡集》条。此集所选为唐代僧人诗,自皎然以下共五十二人,共收诗五百首。前有宝祐六年(1258)自序。是选采摭颇富,然而时有失误。如误选《玉台新咏》之诗,

  • 易经图说辨正

    二卷。清彭申甫撰。详见《周易解注传义》。

  • 两曹旧事

    一卷。清魏元旷撰。魏元旷,光绪进士,用主事,分刑部学习。因此将部中的各方面情况汇为是书。(元旷另有《南宫旧事》一卷,已著录)分浙江、江西、福建、山东、四川、山西、湖广、广东、广西、河南、陕西、云南、贵

  • 玄应音义

    玄应《一切经音义》之简称。

  • 关中金石记

    八卷。清毕沅撰。毕沅(1730-1797),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洋镇(今太仓)人。乾隆进士,官至湖广总督。治学范围较广,由经史旁及小学、金石、地理。也能诗文。主要著作有《灵岩山人文集》

  • 霜猿集

    四卷。清周同谷撰。生卒年未详。周同谷名翰西,江苏常熟人。少补博士弟子员,后入史阁部幕,流寓昆山。著有《谷集》等书。此书咏崇祯一代时事,或类宫词、翰西并为之注,论列详尽,颇资异闻,如记张天如与周延儒等事

  • 登州府志

    二十二卷。清施闰章修,杨奇烈纂。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侍读,历官江西布政司参议。时任山东提督学政按

  • 道南正学编

    三卷。清钱肃润(详见《尚书体要》)撰。记载从祀于东林书院的人物。上起宋杨时,下迄清孙承泽、王崇简。所记人物不拘时代,不叙年数,不论地位,不限科目,一律以入祀时间先后为次序。书成于康熙三十年(1691)

  • 狮山掌录

    二十八卷。明吴之俊(生卒年不详)撰。吴之俊字彦章,号芝房。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官武强县知县。本书纂辑故实,每卷标目,都喜为新异。全书分二十六类。即甄元、控舆、挈壶、采真、测符、提灵、综掖、纬阀、襄奁、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