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两浙海塘通志

两浙海塘通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方观承撰。方观承(1698-1768),字遐谷,号问亭,又号宜田。安徽桐城人。祖登峄、父式济因《南山集》案株连,均遣戍黑龙江。雍正十一年(1733)随福彭征准噶尔,还受内阁中书。乾隆初历道员、按察使、布政使。乾隆十三年(1748)擢浙江巡抚,勘查海塘淤地,招民垦田纳粮。次年擢直隶总督,兼理河道,曾修治永定河,治绩彰显。著有《述本堂集》等。《两浙海塘通志》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凡两浙有塘州县,小则修,大则建,无不备载。其于浙省滨海六府,各有分图,而以全省总图列于前,使观者一睹而了然。海塘久已有志,然皆防海,而非堤海。惟元叶恒著有《海堤录》,明黄光升、仇俊卿著有《海塘录》,专志海塘。而又只详余姚海盐一邑之塘,未尝概及通者。如该篇详述全省各类海塘者,则为第一次。而其所述历代海塘之沿革,形势之迁变,工程之险夷,以及经费所出、物料所及、职守所存、祀典所秩,皆灿若列眉,了如指掌。

猜你喜欢

  • 经书辨疑

    七卷。金长生(1548-1631)撰。金长生字希允,号沙溪,谥号文元,全罗道光山人。朝鲜李朝时期儒学家、文臣。金长生精通礼学,与儿子金集同为当时礼学之大家。被推举入仕途,屡任郡、县、府的地方长官。日本

  • 养生肤语

    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传》)撰。古来谈养生者,或以宏篇巨著谈玄说奥,或以寓言俗语比喻龙虎汞铅,提倡修道炼丹,飞举成仙。陈继儒则以常见之语述养生之要。此书主张以寡欲、保神及起居、调摄诸法达养生之

  • 棠湖诗稿

    一卷。旧本题宋岳珂(1183-1234)编。岳珂字肃之,号亦斋,又号倦翁、东几。淮阳(今属江苏)人。岳飞之孙。以祖荫累官江东总领、户部侍郎等职,封邺侯。本书收宫词一百首,皆咏北宋之事。卷首有岳珂自序,

  • 通纪

    即《通历》。

  • 仓颉辑补斠证小笺

    二卷。清李滋然(生卒年不详)撰。滋然字命三,号树斋,长寿(今属四川)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广东知县。《仓颉辑补斠证》为吴县王仁俊所撰,是在孙星衍,任大椿、马国翰、陶方琦诸家所辑的基础上,搜

  • 韩诗外传校议

    一卷。清许瀚撰。许瀚字印林,山东日照人,精通经史及金石文字,在声韵训诂方面造诣尤其精深,撰有《攀古小庐杂著》。《攀古小庐杂著》共分五类,该书属其中经传说一类,仅存遗稿,未曾刊行。直到民国三十一年(19

  • 仁化县志

    二卷,清李梦鸾纂修。李梦鸾,广宁人,荫生,康熙二十三年(1684)任知县。仁化,旧志乃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县令马暐纂,后两度续修。康熙间,仁化历兵燹后,县志简篇既蠹,文献无征,续记也残失,县令李

  • 朝鲜志

    二卷。不著撰者名氏,明代朝鲜人作。书无目。卷首略叙疆域沿革。次分为六纲八道。六纲:曰京都、曰风俗、曰古都、曰古迹、曰山川、曰楼台。八道:中曰京畿,西南曰忠清、东南曰庆尚、南曰全罗、西曰黄海、东曰江源、

  • 柏庭琐言

    不分卷。清张在辛(生卒年不详)撰,在辛字柏庭。本书分篆印心法、隶法琐言,写照琐言、撰杖琐言、解画琐言,烬余志略,修觞琐言、画石琐言,夕阳回光十部分,版本有清乾隆十三年(1748)单行本,《清史稿艺文志

  • 春秋繁露

    十七卷。董仲舒(约前179-前104)撰。繁露亦作蕃露。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西汉著名思想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少治《春秋》,下帷讲学,三年不窥园。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举贤良,对以天人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