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庸本旨

中庸本旨

一卷。清朱谨撰。朱谨号雪鸿,昆山(今山东诸城县附近)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此书前有康熙四十八年(1709)魏一川序,称作者岁易一稿,共费时三十年方撰定此书。但此书并非精益求精之作。书前列《中庸图》十七幅,以五行解《中庸》,牵强附会。书中解“天”字谓上一画为天,下一画为地,而人居其中;解“中”字,谓“中”即太极,即伏羲一画纵之等等,皆属附会。

猜你喜欢

  • 用众

    五曰: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虽不足,犹若有跖。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

  • 商文毅疏稿略

    一卷。商辂撰。商辂(1414-1486),明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正统(1436-1449)中殿试第一,授修撰。郕王监国,入参机务。景泰朝官兵部尚书,吏部尚书,英宋复辟后被黜为民。成化(1465

  • 飞龙全传

    六十回。题“东隅逸士”编。东隅逸士即吴璇。吴璇字衡章,从一些资料推测,可能是江浙一带人,生卒年不详,约清雍正、乾隆年间在世。《飞龙全传》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写宋太祖赵匡胤(即“飞龙”)发迹与建国的故事

  • 懒园漫稿

    五卷。明王寰洽(?-1642年前后)撰。王寰洽,字仁子,安徽亳县人。生年不详。其九试不第。天启元年(1621),以恩贡赴吏部试,拟授知县,未补官而卒。此集诗二卷,文三卷。多为应酬之作。其诗以纤丽为工,

  • 杜阳杂编

    三卷。唐苏鄂(详见《苏氏演义》)撰。此书因作者家居武功杜阳川而得名。所记唐代异闻,自代宗广德元年,迄于懿宗咸通十四年,凡十朝之事,五十二则,皆以三字为标目,长篇大章者居多,尽述奇技宝物,涉猎广泛,荒诞

  • 诗经通解

    三十卷。清林义光撰。林义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卷首有作者自序、《略例》,并有《诗音韵通说》。每篇之下有篇义、别义、异文。篇义论该篇诗之主旨,别义则列举相关的参考资料,而异文则列举与经文相参酌之校刊

  • 尚书疏衍

    四卷。明陈第(详见《伏羲图赞》)撰。此书前有自序一篇,其序称“少受《尚书》,读经不读传注,口诵心维,得其意于深思者颇多,后乃参取古今注疏,而以素得于深思者附著之。”第博学聪悟,治《尚书》径自经文入手,

  • 夷齐考疑

    四卷。明胡其久(生卒不详)撰。胡其久,崇德(今浙江省桐乡县)人。明隆庆年间(1567)举人,官至陇南知县。当时世间所传伯夷、叔齐的事迹、世系、名姓、字号大都出自《韩诗外传》或《吕氏春秋》,并各有附会增

  • 韵会玉篇

    二卷。朝鲜崔世珍撰。崔氏生平见“四声通解”。是编部类依《玉篇》,文字排列依《韵会》。大意谓宋朝黄公绍始祛诸韵讹舛之袭,乃作《韵会》一书,循三十六字之母,为入字之次,又类异韵同声之字归之一音不更加切,览

  • 绥阳县志

    九卷,民国胡仁修,李培枝等纂。胡仁,字寿良,珉州人,民国十四年(1925)任绥阳县知县。李培枝,邑人,清拔贡。明万历县令詹淑创修志乘,纂辑舆图志一部。后毁于兵燹。迨乾隆三十二年(1767)县令陈世盛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