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二希堂文集

二希堂文集

十二卷。清蔡世远(1681-1732)撰。蔡世远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今福建)人。康熙、雍正时学者、古文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文勤。著有《二希堂文集》。此集共十二卷,卷一至卷四为序,卷五为记,卷六为传,卷七、卷八为论、说、书,卷九为墓表、志铭、行状,卷十为祝文、祭文,卷十一为杂著,另将《圣主躬耕耤田赋》、《圣主亲诣太学颂》、《清海平定诗序》、《日月合壁五星联珠颂》、《河清颂》、《乐善堂文钞序》六篇合为一卷,列于卷首“以志荣遇”。全集共收文一百七十二篇。刊于雍正八年(1730)。卷首有雍正八年乾隆帝在藩邸时所作序以及皇五子、平郡王序,目录之后有其门人雷铱跋。取名“二希堂”,据蔡世远自称:“学问未敢望朱文公(熹),庶几其真希元(德秀);事业未敢望诸葛武侯(亮),庶几其范希文(仲淹)。”说明他以古代贤人自期。此集为《四库全书》所著录。

猜你喜欢

  • 四书人物考

    四十卷。补考八卷。明薛应旗撰。薛应旗字仲常,武进(今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此书计记三卷,传三十七卷,博引典籍,评考《四书》人物事迹,记传之末附以论赞

  • 音同义异辨

    一卷。清毕沅撰。参见《说文解字旧音》。是书把《说文》中本为一字(即异体字),经典或世俗别为二义的字汇为一编,本着许慎据形著训的原则加以考辨。例如:“求”“裘”、“裳”“常”、“祀”“禩”、“祐”“烜”

  • 莲峰志

    五卷。明王夫之撰。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晚居衡阳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崇祯举人。明亡隐居读书。顺治十五年(1658),清军占衡阳时,投入抗清斗争,次年参加桂王政权。

  • 容膝居集杂录

    六卷。清葛芝(生卒年不详)撰。芝字尤仙,昆山(今属江苏省)人。葛芝推崇佛学,信奉佛教。《容膝居集杂录》所载多为近人魏禧、徐枋等人论述有关佛教事物的格言。葛芝自作序,认为人心是根本不存在欲望的,有了邪恶

  • 素园石谱

    四卷。明林有麟(详见《青莲舫琴雅》)撰。《素园石谱》是林氏记载在其所居素园,重新开辟场地所聚集的奇石。作者采集北宋宣和年以后古籍中所记载的奇石百种之多,按其形状,绘画成图,缀以前人题咏,撰成此书。书中

  • 宋论

    五卷,清王夫之撰。作者生平及年代均见于前《读通鉴论》条。书中作者疑韩通,短李纲,诋苏轼,薄曾巩,不满于司马光,都是偏宕而非不易之论。至于对太祖、亿宗的评论有一些独到之言。论王安石变法因杂引群小而失败,

  • 金石遗文录

    十卷。清陈奕禧撰。陈奕禧(1648-1709),字六谦,号香泉,海宁(今属浙江省)人。由贡生官至南安府(今属江西省)知府。陈奕禧长于书法。他就其所得金石,采录其文,编辑成书。王士祯称陈奕禧收藏秦汉唐宋

  • 诗话类编

    三十二卷。明王昌会撰。王昌会,字嘉侯,上海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编采摘诸家诗话,参以小说,合成一书。议论则不著其姓名,事实则不著其时代。又并不著出自何书。糅杂割裂,茫无体例,亦博而不精之学。《四库

  • 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

  • 鲁诗遗说考

    六卷。清代陈乔枞撰。据本书自序称,“先大夫出所撰三家诗,遗命足其业”,说明陈寿祺只采集三家遗说,但未作进一步考订。陈乔枞继承父业,编成本书。书中首先列出鲁诗叙录,引用陆玑《诗草木疏》;“孔子删诗授卜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