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亢仓子注

亢仓子注

九卷。唐何粲(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撰,明黄谏(其人不详)音释。《亢仓子注》,又称《洞灵真经注》。此书旧本题何粲撰,不著时代。据唐柳宗元《读亢仓子》称“刘向、班固录书无《亢仓子》,而今之为术者,乃始为之传注,以教于世。”说明唐代已有注《亢仓子》之书者。但柳宗元未题注者姓名,不知是否与此本相涉。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亢仓子》二卷,题何璨注。《四库提要》据此二说,认为何璨当在宋以前,并疑柳宗元所读即此书,所以称唐人何粲。因《四库提要》称晁公武《读书志》所录“璨字从玉与今本(粲字)小异”之语,所以《中国人名大辞典》误注“何粲,宋人,字从玉,有《亢仓子》注。”其说不足据。何粲注解《亢仓子》,多以道儒家言。如其于《全道篇》题下注称“心冥虚极、德洞玄微,功并四时、苍生自化。”其于《君道篇》题下注称“清净无为、以身率下。”于《贤道篇》题下注称“克己复礼,贤良自至。”于《农道篇》题下注称“夫谷者人之天,理国之道务农为本。”于《兵道篇》题下注称“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如此等等,其注文简明而质朴。然而今本注文中糅杂黄谏音释,使人无法识别注文与音释,为今本不足之处。虽然音释混入而使其注不纯,但其有助于阅读《亢仓子》中所用奇字,也不可尽废。今本《亢仓子注》末有《亢仓子注后跋》一篇,署名兰塅道人金城黄谏书。跋文依宋人高似孙《子略》之说,以王士源为王褒似乎欠妥,所以《四库提要》斥黄谏“平生之精力,主于以篆改隶、以骇俗取名,其他皆未深究。”此书舛误虽多,而对于研究《亢仓子》仍有可参之处。现存明《道藏》本、《道藏举要》本(皆题《洞灵真经注》),清《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清太宗实录

    十六册又实录残卷。清代官修。现存清代实录中太祖、太宗、世宗三朝都经过重修和校订。《太宗实录》初修于顺治九年(1652),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雍正十二年(1734)又加校订,乾隆初始成定本。是

  • 退庵诗存

    二十四卷。清梁章钜(1775-1849)撰。梁章钜,字茝林,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道光间官至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梁章钜博学能诗,著有《经麈》、《夏小正通释》、《三国志旁证》、

  • 鸿称通用

    六卷。清内阁谥法官书。是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三卷,中册二卷,下册一卷。上册三卷分别为列朝庙号、列朝尊谥、列后尊谥,中册二卷分别为妃嫔谥、诸王谥,下册一卷为臣下所用之谥。清朝谥法,远法成周,旁征近代,逐

  • 陶元亮年谱

    一卷。清王质撰。王质,字文蕴,浙江海宁人。王质是第一个给陶渊明作年谱的人,但谱中疏漏错误之处很多。如写渊明生年,一仍旧说,缺乏考证,又以陶诗“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句而误断渊明二十失妾等等。至于年月

  • 国朝师儒论略

    一卷。清代成孺撰。成孺字心巢,原名成蓉镜,字芙卿,江苏宝应(今江苏中部)人。著有《周易释爻例》、《尚书历谱》、《宋史·地理志校勘记》、《经史骈技》、《心巢文录》、《成氏遗书》等二十余部书。此书为作者的

  • 评辑楚辞读本

    一卷。清方人杰(生卒年事迹不详)撰,钱树本参定。方人杰,字星渡,新安人。钱树本,字根堂,金山(今上海市)人。此书版本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世春堂《庄骚读本》合刊本,日本大阪大学藏(怀德堂文库旧藏

  • 苏门集

    八卷。明高叔嗣(1501-1537)撰。高叔嗣,字子业,号苏门山人,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少时受知于李梦阳。年十六,作《申情赋》几万言,见者惊异。与兄仲嗣并有才名。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授工部主

  • 月虹馆法书

    六卷。宋米芾书,不具刻者姓名。米芾生平详见《画史》。此帖共收米书六卷,以礼、乐、射、御、书、数六字分卷,内容十分丰富,因其卷有董香光及王觉斯等题跋,故疑刻在清初。此法书虽笔法、气势与郁冈斋刻本等相去甚

  • 周易翼简捷解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拾遗》一卷,附《群经辅易说》一卷。明陈际泰撰,周光德辑。此书禀承宋人图书之学以言《周易》,说河图、洛书体用相为附丽,表里互为经纬,都师羲易。首卷载古今诸图,中间十六卷是捷解,

  • 峡云阁存草

    七卷。《后存草》七卷。明魏浚(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魏浚字禹卿,号苍水,福建松溪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魏浚著有《易义古象通》,已著录。其诗本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