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伤寒论条辨附本草钞或问痉书

伤寒论条辨附本草钞或问痉书

伤寒论条辨》八卷,《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明方有执(1523-1593)撰。方有执字仲行,歙县(今属安徽)人。因两次以中风、伤寒丧妻,五次以惊风殇子,故发愤学医,致力于医学研究。推崇张仲景,精研《伤寒论》数十载。方氏认为张仲景的《伤寒论》经王叔和的编次,已有所改移;金代成无己注释时,又多所窜乱,使得后世医者以此为不全之书,置而不习,或沿袭两家之误,更造成失真。于是方氏竭二十余年心力,考求《伤寒论》作者的原意,寻求端绪,重新排比原文,重新编次,逐条考订,故书称“条辨”。后附《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书成于万历二十年(1592)。共十五万八千字。先以图说,解释六经分证表里关系。卷一至卷五论述六经病证治;卷六为风湿杂病及霍乱、阴阳易差、瘥后劳复病;卷七为辨脉、平脉痉湿暍等;卷八为可汗吐下与不可汗吐下。方氏首倡《伤寒论》错简说,推断宋本《伤寒论》卷一的“评脉法”、“辨脉法”、“伤寒例”诸篇,与卷七至卷十中的“汗吐下”、“诸可诸不可”等篇均为王叔和之言论,非张仲景原作,应加以删削。又认为评脉、辨脉法可羽翼仲景原论,故放在篇末。他调整了篇目,重新排文,订为经十一篇,法三百九十条,方一百一十三条,希图恢复仲景原书旧貌。方氏以为“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其书(《伤寒论》)为诸方之祖。”十分重视《伤寒论》之书,为发展仲景之学,著为此书。而仲景《伤寒论》一书经方氏整理编次后,较为系统,重点突出,成为《伤寒论》的另一本,初学者易于掌握。方氏为《伤寒论》研究之重订错简派开山人物,所论虽有偏颇,然对《伤寒论》学习研究尚多裨益,为研究《伤寒论》的重要文献。书后所附《痉书》,方氏自称是由于“儿女遭惊风历殇者五,厄苦惨痛”的遭遇而发志著述的,颇有心得。故其在《或问》中称:“用药如用兵,兵非可玩之器”,要用之得当,方可取效,又说:“太阳一经,犹边疆也。风也,寒也,风寒俱有也。三病犹三寇,方其犯边之初,南北东西各随所犯,”“御之当各明辨其方法,是故桂枝、麻黄用之在各当其可。”足见其富有临床体会。方氏的学说对后世影响颇大,其后的喻昌、张其《本草钞》为方氏取仲景《伤寒论》中一百一十三方中所用九十一种药物,加以诠释说明。所引《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书中原文用大字抄录,下用小字注释,论述其功效、主治、相恶、相反、炮制、应用等内容,多为名家之说及方氏心得。方氏的学说对后世影响颇大。此书为后世研究《伤寒论》的重要著作。有歙县灵山方氏家刻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陆右丞蹈海录

    一卷。明丁元吉编。丁元吉,镇江(今属江苏)人,生卒事迹均不详。《陆右丞蹈海录》成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主要记载陆秀夫的事迹。陆秀夫字君实,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大臣,后背负赵昺跳海而死,为国

  • 左传杜解补正

    三卷。顾炎武(1613-1682)撰。顾炎武又名顾绛,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昆山(今属江苏)人,清初著名思想家、大学者,与王夫之、黄宗羲并称为清初三大家。顾炎武为明末诸生,性耿介绝,与同乡归庄有

  • 开方释例

    四卷。清骆腾凤(1770-1841)撰。骆腾凤字鸣岗,号春池,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好读书,曾从李潢受算学,故尤精算术。撰有《开文释例》四卷(1815)、《艺游录》二卷(18

  • 敦煌写本论语卷首

    一卷。魏何晏(190-249)撰。晏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魏著名玄学大师。官至尚书。著作有《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等。魏正始中,晏与孙邕、郑冲、曹义、荀等共集《论语》诸家训注,名为

  • 竹斋集

    三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明王冕(1287-1359)撰。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

  • 续丹录

    无卷数。明彭在份(生卒年不详)撰。彭在份,号从野逸人,莆田(今属福建省莆田县)人。撰有《读丹录》一书。此书前列“道宗”,起自汉代栾巴以下寥寥数则;次为“总论”,再次录杜道坚歌诀,又录白玉蟾《玄关秘要》

  • 杜注考工记

    二卷。唐杜牧(803-853)撰。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诗人。太和二年(828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其事迹附于新、旧《唐书》之杜佐传。《四库总目》载其《樊川文集》,而无是书。

  • 周易洞林

    无卷数。辑佚书,晋郭璞撰,有多种辑本。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官至尚书郎,精于卜筮,尝撰前、后筮验六十余事,名为《洞林》。其事见于《晋书》本传。《隋书·经籍志》载,《洞林》原为三卷。《

  • 白石词集

    一卷。宋姜夔(1155?-1221?)撰。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江西波阳)人。庆元五年(1199)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又上所作《圣宋饶歌歌吹曲》十四首,诏付太常收掌,得免解试进士,不第后隐居。

  • 丹溪手镜

    三卷。元朱震亨(详见《格致余论》)撰。此书为朱震亨晚年所作,当时未及刊行,后经明天启间义乌令吴尚默令医官丁承祖校刊印行。上卷载论八篇,证治六十七种;中卷载论三篇,证治四十九种;下卷有论二篇,证治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