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何震川先生集

何震川先生集

二十八卷。明何洛文(约1580前后在世)撰。何洛文,字启图,河南信阳人。生卒年未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改庶吉士。神宗即位,擢修撰,充经筵日讲官,历中允谕德侍读学士掌院事、詹事府少詹事、礼部左侍郎。事迹具详《信阳州志》政事传。此编凡诗集八卷,文集二十卷,俱以体类编次。洛文卒后,其长子裕将其父遗文梓行,不果,捐于馆舍。后其次子勉力编校,刊行。即是此本。集前有河南按察司副使平原石维屏弁文,洛文乃何景明之孙。其父官怀远知县,亦循循有政声。洛文承其家学,所学渊博精深,凡七任词垣,周旋讲幄间十年。每值讲,必以精诚悟主,旁引曲喻,用规时政,为讲官词臣之冠。归田后,与汝阳赵太宰、新蔡张中丞同山水游,一觞一咏,不减香山洛社,所作诗篇皆温润隐秀,了无俗韵。其乐府长于情事,歌行则淡宕飘逸。至于值词馆日所撰册敕,亦不失建元大历规度。有明万历刻本存世。

猜你喜欢

  • 石台孝经

    四卷(石刻本)。唐天宝四年,唐玄宗御制序和注,并亲自书写。经文用八分书书写,注文用小隶书写,共四石,今在西安。前第二行题曰:“御制序并注及书”,其下小字,曰“皇太子臣亨奉敕题额。”其额曰“大唐开元天宝

  • 云阳李先生文集

    十卷,《附录》一卷。或名《云阳集》。元李祁(约1347前后在世)撰。祁字一初,别号希蘧。生卒年不详。茶陵(今属湖南)人。元统元年(1333)进士。除应奉翰林文字,改授婺源州同知,迁江浙儒学副提举。元末

  • 本经逢原

    四卷。清张璐(详见《张氏医通》)撰。张氏认为《神农本草经》虽为我国较早的药物学专书,但所载药物并不多,且有些在临床中并非常用,有的已失传,故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广引众说,加以发明,兼及诸家治法,编

  • 英轺私记

    一卷。清刘锡鸿撰。刘锡鸿,字云生,广东番禺(今广州)人。举人出身,官至通政司参议。光绪七年(1881),因弹劾李鸿章而被革职。曾随郭嵩焘出使英国,并撰有《英轺日记》。是书即为《英轺日记》的姊妹篇,分别

  • 春秋

    旧题孔丘(详见《周易》)撰。“春秋”一词,最早见于《国语》一书,是春秋时期各国国史之通名。《墨子·明鬼篇》亦提到“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据《左传》记韩宣

  • 两晋南北奇谈

    六卷。明主涣撰。涣字时霖,号毅斋,象山(今浙江省象山县)人,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官至御史,著有《墨池手录》三卷,生卒年不详。《两晋南北奇谈》摘录《晋书》以下八史中琐语杂事、汇编成书。现存明刻本

  • 后汉书

    一百二十卷。范晔(398-446)、司马彪撰。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他“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沈约《宋书·范晔传》)。是个学识渊博,有才华,有成就

  • 红罗镜杂剧

    清傅山(1602-1683)撰。傅山字青竹,改字青主。明亡后,穿朱衣,居土穴,坚决不出仕清朝。康熙间举博学鸿词,强征至京,以死拒绝就任,放还。家居以行医为业,诗文书画皆有盛名。著有《霜红龛集》等。《红

  • 清太宗实录

    十六册又实录残卷。清代官修。现存清代实录中太祖、太宗、世宗三朝都经过重修和校订。《太宗实录》初修于顺治九年(1652),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雍正十二年(1734)又加校订,乾隆初始成定本。是

  • 润州先贤录

    六卷。明姚堂(生卒不详)撰。姚堂,字彦容,慈溪(今浙江省慈溪县)人,明正统四年(1439)进士,官至镇江府知府。镇江,古称润州,姚堂知镇江府时,搜镇江即润州先贤自周朝到宋朝二十人,作《润州先贤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