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儒林传经表

儒林传经表

二卷。清周廷寀(生卒年不详,乾隆、嘉庆间在世)撰。廷寀字霁原,一字赞平,又字子同,号寄园,安徽新安(今休宁)人。嘉庆戊午(1798年)顺天举人,出宰广东,摄龙川县令,卒于官。除本书外,还著有《韩诗外传校注》十卷。本书又名《西汉儒林传经表》,刊刻于乾隆五十六年,其时洪亮吉《传经表》早已完成,大概未能见到。全书包括:《易家第一》,从商瞿一传到卫咸十二传;《易家第二》,从费直一传到母将永二传;《书家第三》,从伏生一传到冯宾九传,都是今文;《书家第四》,从孔安国一传到桑钦七传,都是古文;《诗家第五》,从申公一传到龚舍五传,都是鲁系;《诗家第六》,从辕固一传到皮容六传,都是齐系;《诗家第七》,从韩婴一传到发福六传,都是韩系;《诗家第八》,从毛公一传到陈侠五传,都是毛系;《礼家第九》,从高堂生一传到庆咸七传;《春秋家第十》,从董仲舒一传到左咸六传,都属《公羊》;《春秋家第十一》,从胡母生一传到公孙宏二传,也是《公羊》;《春秋家第十二》,从江公一传到萧秉五传,都属《穀梁》;《春秋家第十三》,从贾谊一传到陈钦八传,都属左氏。其中不无小误,如《书家》欧阳高是欧阳生曾孙,而欧阳生子受书倪宽,列入四传,欧阳高应列入六传,现列入五传,不对。《诗家》齐诗有肖望之而没有白奇,但还可在注中见到。《春秋家》左氏有贾谊而没有张苍,那就遗失本原了。有乾隆五十六年(1791)周氏营道堂刻本。

猜你喜欢

  • 古诗选

    三十二卷。清王士祯(生平详见《十种唐诗选》辞条)编。此集为汉至元代五、七言古体诗选集,凡三十二卷。前十七卷选汉至唐的五言古诗,后十五卷选先秦至元的七言古诗。王士祯认为五言古诗上接《诗经》,所以两汉之作

  • 山房集

    九卷。宋周南(1159-1213)撰。周南,字南仲,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少聪颖,从叶适学。绍熙元年(1190)进士,为池州教授,官至秘书省正字。开禧年间召试馆职,因上书对策触怒权要,被罢官。著有《山

  • 删定四分僧戒本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广宏明集》辞条。《删定四分僧戒本》作于贞观二十一年(647),是在姚秦时佛陀耶舍译《四分律》六十卷。南朝法聘律师疏文和隋代法愿所疏的基础上,参互三本,校正通会而撰

  • 观堂别集

    一卷。《后编》。一卷,《补遗》一卷。王国维(1877-1927)撰。一九二一年王国维编辑生平所撰文字为《观堂集林》二十卷,一九二七年又辑其近作为《补编》一卷。未及刊行,便自杀于昆明湖。罗振玉辑校遗书,

  • 韩子

    二十卷。周韩非(约前280-前233)撰。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师事荀卿。韩非所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力已受到削弱,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建议韩国变法图强,终不见用。秦王嬴政见到韩非的著作后,叹到:

  • 岭南丛书前编

    四种,十二卷。清吴兰修编。吴兰修字石华,嘉应(今广东省梅县)人。嘉庆年间举人,官信宜训导。藏书数万卷,其室曰守经堂。著有《南汉纪》、《宋史地理志补正》、《端溪砚史》等。该丛书所收均为广东人士讲海事舆地

  • 新昌县志

    二十卷。清金城修,陈恢纂。金城,曾任新昌县知县。此志为民国八年(1919)铅印本。全书二十卷,分为:卷一舆图、建置,卷二山川、水利,卷三至卷四食货上下,卷五礼制,卷六氏族,卷七大事纪,卷八职官表,卷九

  • 左氏春秋集说

    十卷。附《春秋凡例》二卷。清朱鹤龄(详见《尚书埤传》)撰。鹤龄长于笺疏之学,所著《尚书埤传》、《诗经通义》、《读左日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著录。《左氏春秋集说》朱彝尊《经义考》著录为十二卷,注云

  • 四书通证

    六卷。元张存中撰。张存中字德庸,新安(今属广东)人。胡炳文作《四书通》,详于义理阐释而疏于名物考订,存中因排纂旧说,成此书以附其后,故而名曰《四书通证》。该书引经据典,字字必著出处,征引详明,于人习读

  • 南园五先生集

    二卷。明葛征奇(?-1645)编。葛征奇字无奇,号介龛,浙江海宁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有《芜园诗集》。初,嘉靖四十四年(1565),陈暹合刻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五人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