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内训

内训

一卷。明仁孝文皇后(1363-1407)撰。仁孝文皇后姓徐,中山王徐达长女,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洪武九年(1376),册封为燕王妃。燕王朱棣即位,册封为皇后。她采《女宪》、《女戒》,著《内训》;又类编古人嘉言善行,撰《劝善书》。此书共分二十篇:一《德行》、二《修身》、三《慎言》、四《谨行》、五《勤励》、六《警戒》、七《节俭》、八《积善》、九《迁善》、十《崇圣训》、十一《景贤范》、十二《事父母》、十三《事君》、十四《事舅姑》、十五《奉祭祀》、十六《母仪》、十七《睦亲》、十八《慈幼》、十九《逮下》、二十《待外戚》。其宗旨在于劝戒好女要遵守封建礼教。她认为,贞静幽闲,端庄诚一,孝敬仁明,慈和柔顺为女子的德性;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为女子的修身之道。主张妇女要自持,慎言谨行;勤于劳作,早作晚休;勉于积善,有过能改,遵崇圣训,以成内助之美。强调妇女要事父母以孝敬,事君以忠诚,事舅姑以致敬。各篇中系以小注,多为颂扬之词,当为儒臣所加。据《明史·仁孝皇后徐氏传》考证,在永乐三年(1405),此书颁行。而《明朝典汇》载,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以仁孝皇后《内训》颁群臣,俾教于家。又考《名山藏坤》记,初撰此书,不过示皇太子诸王而已,至永乐五年七月以后,明成祖乃出《内训》、《劝善书》颁赐臣民。此本为明初刊本,首标大明仁孝皇后,而她卒于永乐五年七月,后谥曰“仁孝”。据此可知《内训》刊于永乐五年七月以后,十一月颁行。有《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珠丛别录》本。

猜你喜欢

  • 略论安乐净土义

    一卷。元魏释昙鸾撰。昙鸾生平事迹详见《往日生论注》辞条。《略论安乐净土义》一书,实际上是一篇佛学论文。全篇以六番问答的形式,解释说明极乐世界名相,弘扬安乐净土之意义。第一番通过问答说明安乐国土,由阿弥

  • 刊谬正俗

    《匡谬正俗》宋人书目多称《刊谬正俗》或《纠谬正俗》,盖避太祖讳也。详见“匡谬正俗”。

  • 通鉴纲目释地纠谬

    六卷。补注六卷。清张庚(1685-1760)撰。庚字长庚,一字浦山,号瓜田,晚号弥伽居士,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著有《通鉴纲目释地纠谬》、《画徵录》、《强恕斋诗文集》等

  • 墨池编

    六卷。北宋朱长文(生卒年不详)撰。朱长文,里贯不详。朱长文还著有《吴郡图经续记》、《续书断》等书。是编专门论述书学之源流而博采前人之论著。分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共八门。其中

  • 世界教化进行论

    一卷。美国丁尼(生卒年月不详)撰,英国莫安仁(1860-1941)、上元戴师铎同译。丁尼未详始末;莫安仁,英国浸礼会教士。1884年来华,在西安传教,一度调往山西任职。1918-1930年任上海广学会

  • 梧州府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吴九龄修,史鸣皋纂修。吴九龄,江苏沐阳县人,贡生,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府,后升任广东粮驿道。史鸣皋,江苏如皋县人,进士,乾隆三十年(1765)任梧州府同知,三十二年(1767)

  • 孝感县志

    十六卷,清胡国佐纂修。胡国佐,字仲梁,奉天辽阳人,荫生,官孝感知县。按县志始修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县令郭斗,续修于万历三十一年(1601)县令余桂萼,均未成书。至顺治十六年(1659),县令张擢

  • 梅叟问评

    四卷。清郝培元(生平不详)撰。是编乃论巩固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的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及家庭中对晚辈的礼法教育。有清嘉庆至光绪间《郝氏遗书》本,《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著录。

  • 抱润轩文集

    二十二卷。清马其昶(1855-1930)撰。马其昶,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光绪间曾任学部主事,后任京师大学堂教习。辛亥革命后,参与纂修《清史稿》。其文与桐城派许多著名作家皆有渊源,却能卓然自

  • 厚语

    四卷。明钱蓘(生卒年不详)撰。钱蓘,字懋登,海盐(今浙江省海盐县)人。明万历中由贡生官于潜县训导。此书内容均为录长厚之事可以为世法者,所以名曰《厚语》。共四卷,分为十六类,每类皆以明人居前,而古事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