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切韵笺注

切韵笺注

唐长孙讷言撰。长孙讷言为北周仆射长孙俭之后,唐黄门侍郎长孙师之子,曾官德州司户参军。《切韵》问世以后,“时俗共重,以为典规;然苦字少,复阙字义”,所以增订修补《切韵》的作品也就渐渐地多起来。据《广韵序》记载,加字的有关亮、薛峋、王仁朐、祝尚丘、孙愐、严宝文、裴务齐、陈道固等;为《切韵》笺注的有长孙讷言及郭知玄。《唐书·艺文志》又录有李舟《切韵》。见于他处著录的尚有多种。《论切韵系的韵书》(《十韵汇编·序》)谓此类著作有一百六、七十种。这些著作大多已经亡佚,现在能够考知的也不过四五种而已。长孙笺注本出自敦煌,有三种相近的本子,为英国斯坦因和法国伯希和所劫走,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国家图书馆。从三种残本可以看出,长孙笺注本的分韵与陆法言书相同,只据《说文》增加注释并分析形体,另外又增益六百字。书中反切与陆书很少差别。长孙序作于高宗仪凤二年(677年)。

猜你喜欢

  • 中山诗话

    一卷。宋刘攽(详见《文选类林》)撰。是书为宋代诗话中年代较早的一部。当熙宁、元祐之间,刘攽兄弟以博洽名噪一时,然多吟咏而不甚著述。唯此论诗之语而独传。北宋诗话唯欧阳修、司马光及刘攽三家号为最古。此编较

  • 春秋比辨

    不分卷。清章谦存(详见《尚书周诰考辨》)撰。谦存撰有《强恕斋经剩》、《强恕斋文剩》、《强恕斋诗剩》、《强怒斋笔剩》等,《春秋比辨》即《强恕斋经剩》中的一种。该书撰成于道光八年(1828),厘为三篇即《

  • 韵学集成

    十三卷。明章黼撰。章氏字道常,别号守道,又号耕隐,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中年病足,隐居不仕,终生教授不求闻达。章氏取《洪武正韵》,参以《三苍》、《说文》、《玉篇》、《韵会》诸书,考订异同以成是书。

  • 杜诗解

    八卷。明杨德周(约1614前后在世)编。杨德周字齐庄,鄞县(浙江)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历官古田、高唐县知县。本编摘诗家之论杜诗者为第一编,即以蔡梦弼《草堂诗话》之意,推而广之。

  • 顺治十八年诸王百官誓师录

    是书记录了顺治十八年(1061)正月十四日诸王贝勒以下满汉文武百官的誓词。书中此事原委的叙述和所录誓词,均以满汉二种文字缮写,并装潢成卷,藏之册府,是关于此事的原始记录。其中所载与《东华录》有不合之处

  • 小长芦馆集帖

    十二卷。清严信厚辑。严信厚字小舫,工书并精于鉴赏。此帖是以其家藏墨迹汇成。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成。其中元人书一卷,明人三卷,清人八卷。对明清两代之书,所收多精品,元人书较逊色。如赵孟頫书《渊明事

  • 七嬉

    二卷。题“栖云野客戏编”,“饲鹤山人评点”。作者真实姓名无考。小说集,共收小说七篇:上卷有《画圈儿》、《冰天谜虎》、《司花公子诵诗》、《善鬼不单名鬼》;下卷有《洗炭桥》、《鹦鹉地》、《幻影山得冰天谜虎

  • 西安县志

    四十八卷,首一卷。清姚宝煃修、范崇楷纂。姚宝煃,曾任西安县知县。范崇楷,西安县人。此志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为四十八门,目为图考、星野、疆域、建置、山川、形胜、城池、坊巷、乡庄、学校、公署、水利

  • 笋梅谱

    二卷。明释真一撰。释真一,真实姓名、生卒年月及事迹均不详。只知其天启七年(1627)居住在杭州法华山龙归坞,著有《笋梅谱》一书。是书主要记载释氏所居之地的各种笋类和梅花。因该地笋类、梅花极盛,故撰此书

  • 时病论

    八卷。清雷丰(1833-1888)撰。雷丰字少逸,衢州(今属浙江)人。其父雷逸仙学医于名医程芝田。曾集古人医书为《医博》四十卷,又自著《医约》四卷。雷氏承家学,勤奋博学,刻苦研究医学,长于温病、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