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列仙传校正

列仙传校正

二卷。赞 一卷。清王照圆(生卒年不详)撰。王照圆,字瑞玉,一字婉佺,福山(今属山东烟台)人,栖霞(今烟台)郝懿之妻。王照圆博涉经史,聪慧过人,与丈夫郝懿互为师友,当时著书家有高邮王父子与栖霞郝夫妇之称。王照圆的著述除《列仙传校正》外,还有《列女传补注》、《诗说》等。《列仙传校正》一书,是王照圆校《列女传》时所涉及。王照圆主要依《道藏》本所载《列仙传》校正世传本。另外又搜集唐宋以来类书及注家所引,核其异同而成今所见校正本。其《赞》叙述《隋书·经籍志》所载郭元祖《列仙传赞》,另为一卷附于后。其书搜集广博,雠校严谨,所以《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称其在“行世诸本中最称善本”。据葛洪《神仙传序》称刘向《列仙传》所记七十一人,《四库提要》称《列仙传》上卷四十人,下卷三十人,若其内江妃二女作二人,也是七十一人,与葛洪所述相合。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馆阁书目》载《列仙传》记录七十二人,李石续《博物志》也称《列仙传》记有七十二人,与世传本有异。据王照圆此本,上卷补羡门一人,下卷补刘安一人,其江妃二女作一人,计七十二人,与陈振孙、李石续二人所述相合。其后《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作者对此书多有赞誉,称“照圆此本益觉可贵”,但又因其未补入《太平广记》所引琴高王子乔、毛女、钩翼妇人等,认为是王照圆”千虑之失”。总之,虽然此书或有失误,但对于后世研究神仙故事及《列仙传》的流传与影响多有助益。现存清嘉庆刊本。

猜你喜欢

  • 香闻遗集

    四卷。清薛起凤(约1777前后在世)撰。薛起凤字家三,号香闻居士。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居常好为诗,吴德旋《初月楼闻录》,述其与彭绍升论诗之言曰:“诗,志之所之也,未有

  • 驳四书改错

    二十一卷。清戴大昌(详见《四书问答》)撰。是书前有白熔序及自序,自序谓毛氏非以阐书义为心,而以攻朱注为事。凡于朱子用注疏为是,其或旁采汉书诸儒及宋人说者,则并訾其原说之失。朱注依用《仪礼》者,则谓《仪

  • 隶释

    二十七卷 宋洪适撰。洪适(1117-1184),字景伯,晚年自称“盘洲老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金石学家。与弟遵、迈,并称“三洪”,工文词。孝宗时,任司农少卿,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好

  • 邵阳县乡土志

    四卷,首一卷,清陈吴萃等修,姚炳奎纂。陈吴萃,曾任邵阳县知县。姚炳奎,邑人,邵阳县候选教谕。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朝廷令各直省府厅州县咸撰乡土志一书,意使人民由爱乡而知爱国。时陈吴萃任知县,奉命遵

  •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八卷。宋朱端章(生卒年不详)撰。朱端章,长乐(今属福建)人,南宋淳熙中曾知江西康军,颇有政绩。平生喜读方书,此书之外,另撰有《卫生家宝方》、《卫生小儿方》等书。此书系博采诸家产科经验方编次而成,所采方

  • 禹贡元珠

    一卷。明俞鲲撰。其生卒年不详。鲲字之鹏。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明代学者。《禹贡元珠》多取蔡沈传注加以删繁就简,诠释经文字句,于山川地理间有考证,但不甚竟究原委。书末附“九州总歌”、“导山导水歌”、“九

  • 益阳县志

    二十五卷首一卷,清姚念杨等修,赵裴哲纂。姚念杨,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曾任益阳县知县。赵裴哲,益阳县人,候选教谕。《益阳县志》同治八年(1869)刻本,共二十五卷首一卷,分为十二门。一,舆地志,为目七

  • 三元延寿参赞书

    见《三元参赞延寿书》。

  • 六书音均(韵)表

    五卷。清段玉裁撰。段氏生平著述,见“说文解字注”。是书附于《说文解字注》。卷首有乾隆丁酉(1777年)戴震等序及段氏自序。包括《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古十七部谐声表》、《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诗经韵

  • 韩集举正

    十卷。《外集举正》一卷。宋方崧卿(生卒年不详)撰。方崧卿,字季申,莆田(今福建省东部沿海,木兰溪下游)人。隆兴进士。孝宗时尝知台州军事。此书后有淳熙十六年(1189)崧卿自跋,称《右昌黎先生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