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北史

北史

一百卷。唐李延寿撰。李延寿约生活在唐高祖到高宗时期,字遐龄,相州(今河南安阳市)人,历史学家。他是继其父李大师编史之志,属私人编撰一个时期的历史。他撰史资料来源主要是以删抄八书,又收集了一千多卷杂史以增广史料。从公元643年开始撰史,经过十六年,于公元659年完成。《北史》从北魏登国元年(386)开始,到隋义宁二年(618)止,包括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等朝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有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计一百卷。没有志,也没有表。按北朝魏、齐、周、隋,依朝代先后顺序编排的。本纪十二,为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其中东、西魏放在北魏之末。《魏书》中,没有为西魏立纪,《北史》中,补了西魏三个帝纪。列传八十八卷的编排也是按朝代先后顺序,先宗室诸王,后是将相臣,一朝一段,类传是将几个朝代的同一类人物,按时间先后,编在一个传内。从《北史·序传》可看到李延寿一个人抄录,魏、齐、周、隋、宋、齐、梁、陈八朝正史,又杂史一千余卷,由此可见私人撰史的勤苦。本纪又依司马迁体,以次连缀的,用十六年时间。《南·北史》体例完整,材料充实,文字又简练。《南史》、《北史》打通朝代,前后一贯,补充了许多重要史实。但是也有缺陷,南北朝原为一个历史时期,而李延寿分写成二书,各成体系,有割裂错置之处,因此在阅读时应互相参阅,参看钱大昕《辩廿二史考异》卷三十九,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史部二》。

猜你喜欢

  • 顾亭林先生遗书

    二十一种。明末清初顾炎武(详见《左传杜解补正》)撰。朱纪荣编。顾炎武著述甚多,而当时刊行者,仅《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以及潘耒所辑刊之十种,于是朱纪荣在潘耒十种本基础上又收入未刊稿

  • 元史译文证补

    三十卷(内十卷有目无文)。清洪钧(1839-1893)撰。钧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人。同治进士,授翰林院修撰。曾任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出使时见俄国人贝勒津所译波斯人拉施特《史集》、伊朗人志费尼

  • 书纂言

    四卷。宋吴澄(详见《易纂言》)撰。《尚书》有古、今文之分。澄此书唯注今文,不及古文。《自序》谓“晋世晚出之书,别见于后”。然除此四卷之外,澄并未释古文一篇。注《尚书》专释今文,自此书始。此书诠解《尚书

  • 伤寒分经

    十卷。清吴仪洛(详见《成方切用》)撰。此书为吴氏医学著述第五种。吴氏对喻昌的《尚论篇》推崇备至。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后,纲目已混,错乱不堪,唯喻氏能纲举目张,别开生面,于是仿《尚论篇》,将三百九

  • 南陵县志

    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余谊密修,徐乃昌纂。余谊密,民国二年(1913)知南陵县事。徐乃昌,字积余,邑人,著有《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南陵建置沿革表》等。南陵,汉春谷县地。宋淳熙间,有《春谷

  • 重订易学说海

    八卷。明郭宗磐撰。宗磐号鹏海,福建晋江人。该书成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采用注疏本,随文推衍,专主义理,不涉象数。大抵宗承朱子《本义》,杂揉各家讲义,而贯以己说。对于《本义》也时有辩正,并非全盘照

  • 重知堂诗

    二卷。清赵善庆(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赵善庆,字怡斋,山东德州人,生卒年不详。由贡生授国子监助教,官至金华知府。曾学诗于王士祯之门,王士祯作《居易录》称赵善庆为才士无双者,赞其诗妙在本色。《重知堂

  • 欧阳文粹

    二十卷。宋陈亮(1143-1194)撰。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金华)人。自幼聪颖,才气超群,喜谈兵法,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一挥而就。隆兴初(1163),上“中兴五论”,无回音,便自修于

  • 学易讨原

    一卷。清姚文田撰。文田字秋农,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僖。此书共12则,据其自序云,此书作于由闽至粤的途中,“途中孤寂无事,因忆昔年学易而似有得者,分条诠次,每抵逆旅,则索

  • 甘水仙源录

    十卷。元李道谦(详见《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编撰。《甘水仙源录》,又称《甘泉仙源录》。世人尊老子者言清净、崇佛陀者言寂灭、尚神仙者言养生术;汉张鲁统领道教,虽尊老子为祖师而又教人以符录祈祷之事,四者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