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历代法宝记

历代法宝记

三卷。唐代佚名撰。《历代法宝记》一书,为南禅宗门人所作。此书专记禅宗传授次第,自诩师承,弘扬宗门。据资料记载可知,此书十有八九是出于剑南成都府大历保唐寺无住和尚的弟子之手,约作于唐代宗德宗之际。此书记述唐以前的事,大都依据《本行经》、《阿含经》、《普曜经》、《应瑞经》、《文殊师利涅槃经》、《清净法行经》、《无垢光转女身经》、《决定毗尼经》、《大佛顶经》、《金刚三昧经》、《法句经》、《华严经》、《大般若经》、《禅门经》等佛经,以及儒学传记,如牟子、列子、符子等,还古录等书。书言信袈裟由唐武则天皇帝赐予智诜,以次传至无住,暗示其意为南禅宗得帝赐衣自可证明为禅宗正统。并与神会一派对抗。此书误出较多,后世又有窜改,故史料价值不大。从弘忍以后,禅宗分立南北相互争论角度来看,此书倒可以了解南宗的论点与口实。敦煌遗书有两卷,分藏于巴黎、伦敦两处,见收于大正藏,朝鲜金九经本即依据大正藏本,析为三卷,六祖以上为上卷,智诜处寂等列为中卷,无住和尚为下卷。现见载版本有朝鲜金九经本。

猜你喜欢

  • 邵半江诗

    五卷。明邵圭(?-1490)撰。圭字,文敬,宜兴(今属江苏)人。成化五年(1469)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出为严州知府。其诗时有新意,颇为李东阳所重。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评论说:“邵文敬善书工棋,诗亦有

  • 东峤集

    十五卷。明李承芳(1450-1502)撰。李承芳,字茂卿,号东峤居士,嘉鱼(今湖北嘉鱼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升寺副,后病归乡里卒。著有《东峤集》。是编为承芳诗文集。凡十五卷

  • 学易讨原

    一卷。清姚文田撰。文田字秋农,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僖。此书共12则,据其自序云,此书作于由闽至粤的途中,“途中孤寂无事,因忆昔年学易而似有得者,分条诠次,每抵逆旅,则索

  • 孟子今义

    四卷,彭赓良撰。是书为赓良所撰《九经今义》之一。袭今文家张三世之说,而以今时新学说为传。谓孟子言尧舜文王孔子,言仁政王政不忍人之政,言仁义言性善,皆传孔子大同之义,择《孟子》七篇中与有关合者,附会其说

  • 算数书

    无卷数,不知撰人。这是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荆州城西门外张家山第247号西汉早期墓葬的一部竹简书。全书约有二百根竹简,其中一百八十根较完整,十余根已残破,总字数约七千余字,是一部写有六十多个小

  • 书序考异

    一卷。清王咏霓撰。王咏霓字子裳,浙江黄岩人,举人,官至江西知府。本书大旨,以《书序》非孔子作,孔壁所出的十六篇古文之名,也不可信。于是王咏霓就杂引诸经传注、疏、史志以及各家之论,以证其异,异就是伪。本

  • 楚辞疏

    ①十九卷。附《读楚辞语》一卷。《楚辞杂论》一卷。明陆时雍(生卒年不详)撰。陆时雍,字昭仲,浙江桐乡人。崇祯六年(1633)贡生。著有《楚辞疏》、《诗镜》等。此集共19卷。卷首有唐世济、周拱辰、张炜如序

  • 三光浅说

    三卷。英国革笨撰,英国华立熙、清孙治昌译。革笨、华立熙生平籍里不详,孙治昌系新安(今属河南)人,余者不详。是书凡三卷。卷一,用浅近譬喻,述太阳系统,谓太阳为家主,行星为一家之紧要份子,月为地球最亲近之

  • 輶轩语书目答问等四种

    五卷。不著编辑者姓名。《輏轩语》、《书目答问》均为张之洞辑撰。张之洞为清代改良派人物,其为士人所开列《书目答问》影响很大,是目录学中之重要著作。《书目答问》后附有《四川尊经书院记》。此外,该书还汇辑清

  • 杨子折衷

    六卷。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此书是为剖析杨简的心学而作。宋代的儒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以杨简最得其真传。杨简推行陆九渊之说变本加厉,逐至全入于禅。他在所著《慈湖遗书》中认为,心是万物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