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庭祖师语录辑略
四卷。明代释□□撰。古庭,是学法师善学的自号。《古庭祖师语录辑略》为语录体佛书。主要记载善学法师博学佛法,弘传宗义的言论及有关教义之见解。善学,俗姓马,出生于儒学家庭。学内外典,尤对《清凉大疏钞》、《圆觉经》、《楞严经》、《大乘起信论》诸部钻研深透,皆能融会贯通。依宝觉法师受业,用心专一,倍受师辈赞赏。此书虽作者不详,但据书中记载和有关情况判定,当是善学法师亲笔所作。此书是了解善学高僧的有价值材料。现见载版本有明代崇祯癸酉刊本。
四卷。明代释□□撰。古庭,是学法师善学的自号。《古庭祖师语录辑略》为语录体佛书。主要记载善学法师博学佛法,弘传宗义的言论及有关教义之见解。善学,俗姓马,出生于儒学家庭。学内外典,尤对《清凉大疏钞》、《圆觉经》、《楞严经》、《大乘起信论》诸部钻研深透,皆能融会贯通。依宝觉法师受业,用心专一,倍受师辈赞赏。此书虽作者不详,但据书中记载和有关情况判定,当是善学法师亲笔所作。此书是了解善学高僧的有价值材料。现见载版本有明代崇祯癸酉刊本。
一卷。南齐沈居士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皇疏引沈居士说而不著其名。马定为沈驎士,因《齐书·沈传》有训注论语之事。朱彝尊《经义考》曰《论语训注》佚。也是据沈传而言。马又说史称驎士隐居余不吴差山。教授经书,
八卷。清朱彬(1753-1834)撰。朱彬字武曹,号郁甫(一作郙甫),江苏宝应(今宝应县)人,经学家。乾隆乙卯举人,与刘台拱是中表兄弟,并且齐名。长成后与刘台拱、王念孙、汪中等互相切磋,同为训诂、文字
二卷。明沈鲸(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沈鲸字涅川,一作涂川,浙江平湖人。生平待考。著有传奇《双珠记》、《鲛绡记》、《青锁记》、《分鞋记》四种。明吕天成《曲品》卷下著录为涅川撰,然又注谓“或云非涅川之
七卷。明程敏政编。生平见《唐氏三先生集》条,林乔松注。林乔松,福建晋江人,生卒履迹始末未详。其注此书,则官浙江景宁(今云和)县知县之时。其书取古人咏史之作,依代编次。自三代迄宋末。此七言绝句一体,采辑
六卷,首一卷,清周斯才纂修。周斯才,字梦溪,上元人。《马边厅志略》嘉庆十年(1805)刻本,共六卷。卷首小引、纂修姓氏、凡例、图说。正文分为:卷一,天文志,含分野、节序、气候、灾异。卷二,地理志一,含
①二卷。清严可均(1762-1843)撰。可均精于考据之学,曾著《说文长编》、《全唐文》、《铁桥漫稿》、《四录堂类集》、《孝经注》等。可均从《道藏》颠字四号录出《尹文子》,又据《群书治要》、《艺文类聚
十二卷。清林伯桐(1775-1844)撰。林伯桐,字桐君,号月亭,广东番禺县(今广东广州)人。举嘉庆六年(1801)乡试,由拣选知县改就教职,道光二十三年(1843)八月选德庆州学正,二十四年十二月卒
十四卷。王韬辑撰,张宗良口译。王韬(1828-1897),初名利宾,字紫诠,号仲焜,江苏长州(今吴县)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在上海墨海书馆任职。咸丰十一年(1861),因上书太平军,受清廷通辑。
二十四卷。清蔡瀛撰。蔡瀛,字小霞,江西德化人。《庐山小志》道光四年(1824)刻本,共二十四卷。其谓庐山曰,古名南障山,或曰敷浅原。道经所谓第八洞天,三十六福地也。高七千三百六十丈。周回五百余里。三面
二十二卷。清周尚质修,李登明、谢冠纂。周尚质字典三,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贡生出身,乾隆十六年(1751)任曹州知府。李登明,郡人,曾任平鲁县知县。曹州,为古曹国,汉为定陶国济阴郡,后周始建州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