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文尚书冤词

古文尚书冤词

八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尚书》有今、古文之分,今文《尚书》二十九篇,由伏生所传;古文《尚书》四十五篇,得于孔子故宅壁中。西晋永嘉之乱(311年)后,今、古文《尚书》相继失传。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一说当作梅颐)献孔安国《孔传古文尚书》五十八篇于朝,其书三十三篇,内容大致与今文《尚书》相同,另多出二十五篇,多出之二十五篇,后世称作伪古文《尚书》,亦称“晚书”。《孔传古文尚书》出现不久,便立于学官,自东晋至隋、唐,学者笃信此书即孔壁古文《尚书》,于孔安国传亦坚信不疑。直至宋代,吴棫、朱熹始疑晚书系伪作,明代梅鷟作《尚书考异》,寻出晚书破绽颇多,在此基础上,清代著名学者阎若璩潜研《尚书》三十余年,著成《古文尚书疏证》,胪列晚书、孔传作伪证据凡一百二十八条(其中二十九条有目无文,实存九十九条),确定晚书、孔传均系伪作。《尚书》辨伪至阎氏基本完成。奇龄学识渊博,好为驳辨以求胜,针对阎氏等人之《尚书》辨伪,遂作《古文尚书冤词》以力辨古文《尚书》为真,其书分十部分:一曰总论、二曰今文尚书、三曰古文尚书、四曰古文之冤始于朱氏、五曰古文之冤成于吴氏、六曰书篇题之冤、七曰书序之冤、八曰书小序之冤、九曰书词之冤、十曰书字之冤,凡此皆为伪书申冤而作。其说多出于巧辩。书出,不为学界所信服,《四库全书总目》驳之甚详。此书为伪古文申冤虽无足取,然指责阎氏书中之疏漏,尚有一定参考价值。此书现存版本有《西河合集》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决事比

    一卷。清龚自珍(1792-1841)撰。自珍又名巩祚,字璱人,又字爱吾,号定庵,晚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晚期著名思想家。他出身于累代仕宦之家,十二岁从外祖父段玉裁诵习《说文解字》,二十

  • 宜琴楼遗稿

    一卷。清严鍼撰。严鍼,生卒年不详,字指坤,浙江桐乡人,周善成之妻。清代诗人。此书卷首题有“桐乡女史归汝南,严鍼指坤著”字样,书末有“其子周积荫、周积兰、周积茀敬编并校字”字样,还有严锦公绣所题写四绝句

  • 读画录

    四卷。清周亮工撰。其生平履历详见《闽小纪》。周亮工喜读书、善属文、精鉴赏、嗜书画,家有“赖古堂”,收藏唐宋诸书画家手迹;工于古文诗词,宗仰杜甫,且擅长八分、隶等书体,包世臣曾称赞其草书可达“能品下”;

  • 南斋词

    二卷。清马日璐撰。马日璐,字佩兮,号半槎,又号南斋,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侯选知州。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与兄日琯并有诗名,时称“扬州二马”。著有《南斋集》,编有《丛书楼书目》。本书为马

  • 愧郯录

    十五卷。南宋岳珂(1183-1234)撰。岳珂字、号、籍贯及生平事迹详见《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此书主要杂记宋代各种制度,间及金制,参证旧典之异同。取《左传》郯子来朝、仲尼问官之事,以所言通知掌故,有

  • 养蒙集

    十卷。元张伯淳(1242-1302)撰。伯淳字师道。崇德(今属浙江)人。宋末举童子科。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授杭州路教授,大德中拜翰林侍讲学士。著有《养蒙集》。此集又称《养蒙先生文集》。乃其子张

  • 南诏事略

    一卷。顾应祥撰。顾应祥(1483-1565),明浙江长兴人,字恒贤,号箬溪。弘治进士,授饶州府推官。历官山东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南兵部侍郎、刑部尚书。好读书,博学多闻,九流百家识其首尾,尤精历法、算

  • 魏了翁周易集义残本

    五十五卷。宋魏了翁撰。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卬州(今南洋一带)人,官至佥枢院事。其事见于《宋史》本传(详见《周易要义》条)。明万历间张萱重轩《中兴馆阁书目》收有《周易要义》,不言《周易集义》,独《宋书

  • 华泉集

    十四卷。明边贡(1476-1532)撰。边贡字廷实,号华泉,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除太常博士,擢兵科给事中,升太常丞,出任卫先军,荆州知府,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因人弹劾其纵酒

  • 养疴漫笔

    一卷。宋赵溍撰。生卒年不详。赵溍字元晋,号冰壶,衡山(今湖南衡山)人。曾知建宁府。此书杂记宋时琐事轶闻,书后附医方数条,多拾采他书而成,有些条目,亦间注出处。篇幅极少,恐非原书,《四库全书》从编修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