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六卷。清李佳继昌撰辑。李佳继昌字莲略,满族人,官湖南按察使等。六种为《左庵琐语》一卷(笔记类著作)、《初垣琐志》一卷(记其移官武昌后治狱等有关杂记)、《忍斋丛说》一卷(记其见闻)、《明治小录》一
① 十三卷。孙觉(1028-1090)撰。孙觉字莘老,高邮(今属江苏)人,宋代著名经学家。孙觉早年师事著名经学家胡瑗,从胡氏受《春秋》学,后中进士,累官至右正言。王安石与孙觉原是好友,遂引用之,欲其协
六卷。文钞四卷。清戴均衡(1814-1855)撰。戴均衡字存庄,号蓉洲,安徽桐城人。少嗜学,性颖悟,年二十余,即刊行《蓉洲初稿》,人称异才。后读方植之著作,慕而执弟于礼。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
二卷。意大利罗雅谷(1590-1638)译。罗雅谷又作罗雅各,又名罗雅克,号味韶。意大利耶稣会士。1622年来华到澳门,1624年同高一甫神甫到陕西传教,五、六年后,应徐光启召,与同会汤若望等同入京,
① 十二卷。明沈一贯(1531-1615)撰。沈氏字肩吾,又字蛟门,号龙江,浙江鄞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该书为说多折中去取于程颐《易传》和苏轼《东坡易传》。该书扫除先天之说,只
四卷。明崔铣(1478-1541)撰,崔铣字子钟,一字仲凫,号后渠,又号洹野,安阳(今属河南)人。弘治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因忤宦官刘瑾,出为南京稽勋主事。瑾败、召还翰林,晋侍读。后任南京国子祭酒,
二十二卷。宋叶梦得(详见《春秋传》)撰。知唐啖助、赵匡及宋孙复一反汉晋以来尊经重传之传统,提倡弃传求经,直于经寻求《春秋》大义,此风影响了整个宋代经学。叶氏亦受其影响,故此书摘抉三传是非,主于信经不信
二十卷。宋陆佃撰。陆佃(1042-1102)字农师,号陶山,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北宋训诂学家。受学于王安石。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给事中。曾与王子韶(圣美)校定《说文》。精礼
一卷。清庞大堃著。庞大堃字子方,又字厚甫。常熟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官国子监学录。著有《形声辑略备考》、《古音辑略备考》、《唐韵辑略》等书。庞氏研究周易,主要遵崇惠栋、张惠言的学说。本书分
①八卷。美国华盛顿·耳汾著,遵义黎汝谦、番禺(今广州)蔡国昭合译。耳汾为美国著名文学家。该书记佐治·华盛顿生平事迹。光绪九年(1882),汝谦任日本神户理事官,得此书,遂命国昭翻译,三年而成,汝谦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