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恒解

四书恒解

清刘沅撰。刘沅字止唐,四川双流(今四川双流)人。是书《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上下各分二卷,《孟子》七篇,篇分上下卷。卷首皆有自序及凡例,《论语》之首,另有考辨。《大学》不用朱子改本。《中庸》则谓朱子分三十三章,脉络次第,较郑康成为精密,唯首尾贯通之旨,则仍就子思本意,不敢曲从朱子。《论语》从何晏、邢昺说以朱子集注,第释章句义理,并解正文,复为串解附解以详之。《孟子》则谓孟子与孔子所处时势不同,其言仁兼言义,言心与性的不同,及养气不动心诸说,皆本于孔子。无毫发之差谬。唯谓《孟子》七篇中,对门弟子称子,诸侯王多称谥,决为门人所辑,非孟子自订,此说差谬。前人多已证明。书中持说平实,不骛新奇,题为“恒解”,则与所著他经说同。该书有咸丰五年(1855)刊本。

猜你喜欢

  • 天潮阁集

    六卷。清刘坊(1658-1713)撰。刘坊,原名琅,字季英,号鳌石,上杭(今福建上杭)人。明云南永昌通判节愍公刘廷标之孙,户部主事刘之谦之子。刘坊二岁时父殉国,全家八十余口,仅存孤儿寡母,后母又逝,只

  • 释缯

    一卷。清任大椿撰。任大椿(17381789)字幼植,号芝田,一作子田,江苏兴化县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授礼部主事,转郎中,迁陕西道监察御史,充《四库全书》馆纂修官。精名物训诂。辑《小学钩

  • 百泉子绪论

    一卷。明皇甫汸(1498-1582)撰。皇甫汸,字子循,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年7岁能作诗,嘉靖八年(一说为四十四年)进士,官工部主事。因名动公卿而沾沾自喜,因此被贬为黄州推官。屡迁至南京吏部稽勋司

  • 思文纪略

    即《思文大纪》。

  • 燕兰小谱

    五卷 附海瓯小谱一卷。《燕兰小谱》题“西湖安乐山樵”吟。关于作者安乐山樵,清昭梿《啸亭杂录》说是仁和(今浙江杭州)余集(字秋室);谭献《复堂日记》亦持是说。而杨懋建《京尘杂录·梦华琐簿》则称杭州吴长元

  • 帝王纪年纂要

    一卷。元察罕撰,明黄谏补。察罕,元西域板勒纥人。博览强记,精通诸国语言。官至商议中书省事。尝译《贞观政要》、《帝范》为蒙文,并节译蒙文《脱必赤颜》为《圣武开天记》、《太宗平金始末》等。著有《历代帝王纪

  • 春秋传义

    十二卷。清姜国伊(详见《周易古本撰》)撰。该书按《春秋》十二公的顺序,每公一卷。卷首列《春秋义说》,卷末列《春秋补义》,不入卷次。作者认为孔子秉周礼而作《春秋》,故《春秋》取义,惟在劝惩,即圣人以褒贬

  • 圣宗集要

    八卷。清费纬祹撰。费纬祹字约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上古至明代大圣大贤及讲学诸儒的事迹,重在宣扬道家思想,认为伏羲、黄帝皆活二百岁,颛顼、舜、禹皆百余岁,伊尹百岁,周文王、周武王

  • 孟子说

    七卷。清姜郁嵩撰。姜郁嵩本姓郁,名嵩,湖北武昌人。是书首有李有序,又有郁嵩自序及凡例。是书不录经文,不用训诂,每章隐大意,但理解不出《集注》之外,且约繁为简,便于阅读。该书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刊

  • 衡州府志

    三十三卷,首一卷。清饶佺修,旷敏本纂。饶佺,丰城人,曾任衡州府知府。旷敏本,曾任翰林院庶吉士。《衡州府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修本,共三十三卷首一卷。分为三十类目。依次为星野、沿革、舆图、形势、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