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困学录集粹

困学录集粹

八卷。清代张伯行见《道统录》撰。此书摹仿《读书录》、《居业录》二书体例,前六卷是作者各个时期在性理学说上的心得、笔记,第一、二卷题名为“河干公余”,第三、四、五卷题名为“闽署公余”,第七卷以下则是作者驳辨陆九渊、王守仁、高攀龙、刘宗周等人学说的论述,题名为“庚寅至甲辰年”。此书是作者宣扬程朱理学,抨击陆王学说的一部札记。

猜你喜欢

  • 嵩山志

    二十卷。清叶封撰。叶封,字玉叔,号慕庐,浙江嘉兴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河南登封县知县。志嵩山者,古来多矣。隆庆中有陆柬撰《嵩岳志》,万历中有傅梅撰《嵩书》,顺治中有焦贲亨撰《嵩高志》。叶封

  • 多识录

    七种。清练恕撰。练恕生卒年不详,少而聪慧,十二岁读毕诸经,喜考证之学,于历代官制地理,尤穷究之,然年不满二十即夭亡,其著作盖十余岁时所写,后由其父练廷璜编辑次序。七种为《后汉公卿表》一卷、《后汉书注刊

  • 清泉精舍小志

    一卷。明黎民表编。黎民表,字维敬,自号瑶石山人。从化(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三年(1534)举人,授翰林院孔目,迁吏部司务。以能文用为制敕房中书。后加官至参议。此编系其家居唱和之诗。卷首自序

  • 回教考略一册

    ①不分卷。加拿大人格然特撰。英国人季理斐(1862-1931)译。此书共八章,第一章叙述回教源流,第二章论述回教得失,第三章叙述儒教源流,第四章论述儒教得失,第五章叙述印度教源流,第六章论述印度教的得

  • 镜花亭

    清廖燕撰。生平见《醉画图》条。此剧为《柴舟别集》其中之一种。此剧情境纯属虚构,叙述作者自身感受。此剧主人公为作者本人,去游览水月村,在村中遇一老道人,将作者引入家中与其谈论诗文,其女文倩并将所作诗请作

  • 诗纬集证

    四卷。清陈乔枞撰。陈乔枞字朴园,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其父陈寿祺亦是经学家,陈乔枞传其父辑佚之学,续成《今文尚书经说考》、《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等,辑撰各书,收入《小琅嬛馆丛书》,又名《左海续集》。陈

  • 不易心堂文集

    一卷。清吴獬(生卒年均不详。)撰。吴獬字凤孙,湖南临湘(今属湖南省)人。光绪进士。官至广西荔浦县知县。吴獬以时文名噪于世,有才子之目。著有《不易心堂文集》、《不易心堂诗集》。此集系吴獬卒后,由其门弟子

  • 方泉集

    四卷。宋周文璞(1180-1240)撰。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汶阳(今山东汶上)人。少年聪慧,以能诗称于世。宋宁宗时,曾做过溧阳县丞及内府守藏吏等。著有《方泉集》。此集凡四卷,所录赋

  • 快活三

    一卷。清张大复撰。其生平见《钓鱼船》条。所谓“快活三”,即三件快活事:贵、富、成仙。《太平广记》说,有四人言志,一人愿贵,欲为扬州太守;一人愿富,欲腰缠十万贯;一人愿成仙,骑鹤升天。一人愿腰缠十万,骑

  • 天台八教八意

    一卷。唐代释灌顶撰。灌顶生平事迹详见《大般涅槃经疏》辞条。《天台八教八意》一书,其文皆从智大师维摩诘所说经文玄义四教义中录出。卷初略明化仪四教,称之为顿渐秘密不定。次明化法四教,谓藏通别圆。内分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