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壁沼集

壁沼集

四卷。胡元玉撰。胡元玉字子瑞,生卒年不详,湖南湘潭人。据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印的胡元玉《镜珠斋汇刻》本来看,胡元玉是清末颇有名气的学者。曾授贡生,官教谕。其父胡锡燕传授广东番禺县经学家陈澧之学,胡元玉又是经学家王闿运的外甥,所以胡元玉在治经学方面,不主一家之说,往往取诸家之长,精思独辟。《壁沼集》是以学官所居而命名。首有胡元玉自序,叙述该书删削的情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所收录于书的仅原来的十分之一。胡元玉治经以训诂考据见长,于诸家之说,态度审慎,或申旧义,或抒新得。引经据典,精深宏博,不作主观臆断。如辨《诗序》一节,不仅对《毛诗序》的作者详加考辨,从子夏作《大序》到谢曼卿训《毛诗》一一加以考订。而且对名《序》有关字、义也予以训诂、考证。如“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认为“善”字是“义”字传写之讹,且属上读。《隋志》上就记载了雷次宗撰有《毛诗序义》二卷。又如解“哀而不伤”,据东汉末经学家高(诱)注《吕氏春秋》:“‘哀’,‘爱’”也,‘哀’之训‘爱’,犹‘怜’之训‘爱’(见《尔雅释诂》),《序》称哀窈窕,思贤才,忧在进贤,不淫其色。贤才即指淑女。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即谓寤寐求此窈窕之淑女。哀窈窕,思贤才,即谓求之不得,而辗转反侧以思之。无伤善之心……而圣人既专以此二语为《关雎》之意。”胡元玉这种解释仍属曲解,然比之理学家朱熹附会为文王配后妃等封建道德说教却大大进了一步。有光绪十五年(1889)刊本。

猜你喜欢

  • 重修泗州志

    十一卷。清叶兰纂修。据叶兰序云:“旧志修于康熙戊辰,距今百余年。兰署泗州,方伯陈晴溪先生,下修志檄,丁未秋,遂开局夏邱书院,任校勘者十有四,任采访者六十有二,兰不揣固陋,公余纂辑,五阅月告竣,其间旧志

  • 易经通论

    ① 十二卷。明曹学佺(1574-1646)撰。学佺字能始,号石仓,又号泽雁。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因著《野史纪略》罢官。后为南明朱聿键礼部尚书,聿键败,学

  • 春秋求故

    四卷。清余煌撰。余煌字汉卿,号星川,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嘉庆三年(1798)举人,以天文名家。该书以经证经,对《春秋》中的天文历法进行推勘比较,往往订正后人传习之误,持论多前人所未发。该书有一定的参

  • 伊川诗解

    一卷。宋程颐(1033-1107)撰。程颐有《易传》四卷,已著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伊川诗说》二卷,朱彝尊《经义考》从之,盖《诗说》、《诗解》乃一书也。后人将此书与程氏他书合编一帙,以《程氏经

  • 文选旁证

    四十六卷。清梁章钜(1775-1849)撰。梁章钜字闳中,一字茝林,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清文学家,嘉庆进士,官至江苏巡抚。综览群书,熟于掌故,喜作笔记小说,也能诗,著作颇多。有《制义丛话》、《楹联丛

  • 张文忠集

    十九卷明张孚敬(1475-1539)撰。孚敬,字秉用、后更字茂恭,初名璁,浙江永嘉人。著有《奏对稿》、《谕对录》(向《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另有《论对录》。其生平可参《论对录》。孚敬以议礼得君,故其著

  • 名相赞

    一卷。明尹直(1427-1511)撰。尹直字正言,号謇斋、澄江,泰和(今属江西)人。景泰进士,宪宗时任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成化间累官兵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入阁参机务。《明史》本传载其“明敏博学,

  • 海丰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胡公著修,张克家纂。胡公著字又申,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举人出身,康熙七年(1668)任海丰县知县。张克家,邑人。海丰,隋为无棣县,明洪武中改为海丰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

  • 纬捃

    十四卷。清乔松年(1815-1875)撰。乔松年字建侯,号鹤侪,山西徐沟(今榆次)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授工部铅子库主事,历任都水司员外郎、常州、苏州、松江知府。同治二年(1863年)升任

  • 黑蝶斋词

    一卷。清沈岸登(?一1702)撰。沈岸登字南渟,号惰耕村叟,浙江平湖(一作嘉兴)人。生年不详。其与朱彝尊、李良年、李符、龚翔麟、沈皡日并称“浙西六家”。本书为其词集,共六十七首。岸登诗词与书画,有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