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心斋札记

小心斋札记

十六卷。明顾宪成(1550-1612)撰。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世称东林先生,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万历二十二年(1594),革职还乡,同弟顾允成和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他们议论朝政得失,品评人物优劣,得到部分士大夫的支持,形成集团,被称为东林党。其学推崇程朱,主性善论。著有《泾皋藏稿》、《顾端文公遗书》等。此书为读书和答门人问学的笔记。始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止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按年编次。作者在书中认为,性即理,是说不得认“气质之性”为性。心即理,是说不得认血肉之心为心。性即太极,其知曰良知,其能曰良能。诸子百家讨论性的问题,虽然各有所得,而皆陷于一偏,就是因对性即太极认识不清。他极力推崇朱熹的格物致知之说,称朱子之释格物,其义甚精。而对王守仁的性无不善,故知无不善之说,则谓其言殊有斟酌。在道德修养上强调“真”,指出人须是一个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只因不真之故,便有夹带。他在书中抨击当时道学陷于功名富贵之中。因作者为东林党的首领之一,故此书的影响较大。有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蔡献臣刻本,只有十二卷。又有其子顾与淳刻本,为十六卷。清康熙(1662-1722)间,其曾孙顾贞观刻《顾端文公遗书》,收入此书,作十八卷。又有光绪年刻本。

猜你喜欢

  • 春秋辑说汇解

    二卷。清曹逢庚撰。逢庚字上章,号肃堂,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乾隆壬辰(1772)科举人,癸丑(1793)钦赐翰林院检讨。精于经学,著有《淡和堂经说》等。所著《春秋辑解》十二卷原藏于家,同治九年(1

  • 太素脉诀

    见《太素脉秘诀》。

  • 皇清开国方略

    三十二卷。清阿桂(1717-1791)等奉敕撰。阿桂字广廷,号云岩,章佳氏,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举人,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乾隆三十八年(1773)与梁国治、和坤等奉敕为表彰清太祖功德撰此书,于

  • 温公年谱

    六卷。明马峦撰。马峦字子端,夏县(今属山西)人,生卒及仕履不详。马峦与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同乡,有感于一直没有人编撰司马光年谱,故撰成此书,以补史传之未及。该书主要依司马光的行迹为线索,参考史传及名

  • 陆文定公书

    无卷数。明陆树声(详见《汲古丛语》条)撰。此书专辑陆树声所著之杂说,刊成于《陆学士杂著》之前,所收皆为其罢官家居时所作,即《适园杂著》一卷;《清暑笔谈》一卷;《善俗裨议》一卷;《乡会公约》一卷;《陆学

  • 释大

    八篇。清王念孙撰。王氏生平见“广雅疏证”。《释大》一书专释字之有大义者,故名《释大》。释“大”之词,《尔雅》收三十九字、《小尔雅》收六字、《广雅》收五十八字、《毛诗传义类》收五十字、《拾雅》收九十字。

  • 周易略解

    八卷。清冯经撰。冯经字世则,又字授之,南海人,咸丰副贡。著作除此书外,还有《群经互解》。此书卷首为图书、图式、卦画、先天后天卦位、挂扐会通、变占附互卦、卦目附爻位等。同时又分上经为前十卦、中十卦、后十

  • 易象约言

    无卷数。清吴鼐撰。吴鼐字大年,无锡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任工部主事。此书诠释文句颇为简明。只是自序说:“考究先儒更定诸本,而从其是者”。但是将文言分为上下而彖辞、象辞反不分上下,又每卦彖辞以

  • 五子之歌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纳。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 湖南丛书

    八种,六十九卷。湖南丛书处编。丛书无总目,又无编者名氏,据丛书所收各书序跋为彭公望,刘腴深、刘宗向、孙文昱等人所作,估计以上诸人即为丛书编者。丛书所收八种均为湖南乡贤著述,计唐人两种:刘蜕《唐刘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