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少鹤诗集

少鹤诗集

八卷。明王显槐撰。王显槐自号少鹤,武冈(今湖南武冈)人,生卒年均不详。王显槐为楚端王诫第三子,悯王显榕之弟。嘉靖十七年(1538)年封。诫尝自称黄鹤道人。嘉靖乙巳(1545)年,显榕为其世子英耀所弑,世宗命显槐摄围事。事迹附见《明史·楚王植传》。著有《少鹤诗集》。此集乃其解政后所自编。凡作卷。据《千顷堂书目》载显槐尚有《文集》和《续集》八卷。然今未见之,惟此集存。其诗多应酬之作,台阁之气很浓,盖为时风也。《少鹤诗集》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子书二十二种

    见《二十二子》。

  • 淑艾录

    十四卷。清代祝洤(1702-1759)撰。祝洤字人斋,原名游龙,海宁(今浙江海宁)人。此书根据张履祥《备忘录》删改而成,并仿朱熹《近思录》体例,分十四类,三百九十五条。全书极力宣扬程朱一派学说,激烈抨

  • 小檀栾室镜影

    六卷。清徐乃昌撰。徐乃昌(1868-1936),字积余,南陵(今属安徽)人。清人以镜录著称者,钱坫《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所录不过二十五件,瞿中溶、梁廷楠,所录亦不过一百四十余件,即使清代内府所藏见于

  • 杜诗说

    十二卷。清黄生(1622-?)撰。生平详见《字诂》。此书以杜甫诗分体注释,于句法、字法皆逐一为之剖别。大旨谓前人注杜求之太深,皆出于私臆。故著此以辟其谬。其说未尝不是。分章别段,如评点时文之式,又不免

  • 中庸心法渊源

    一卷。署名为东海乐天翁著,又署名男彬桐校。不知其何姓,书无序例。大意以为《中庸》一书是圣门传授的心法。道统不自尧舜始,羲皇承接往圣心源,始作八卦。一划象天,人得一以立命,为中。两划象地,人备其二,见诸

  • 离骚草木疏

    四卷。宋吴仁杰(生平详见《古周易论》)撰。书成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正值韩侂胄专权之时。自跋称:“以芗草为忠臣,莸草为小人”,可见其虽为释屈原作品中草木,但亦有所寄托。全书正文四卷,前三卷为芳

  • 古诗选

    三十二卷。清王士祯(生平详见《十种唐诗选》辞条)编。此集为汉至元代五、七言古体诗选集,凡三十二卷。前十七卷选汉至唐的五言古诗,后十五卷选先秦至元的七言古诗。王士祯认为五言古诗上接《诗经》,所以两汉之作

  • 永定河志

    三十二卷。清李逢亨撰。李逢亨,曾官永定河道。永定河见于《水经注》、《北河纪》、《水道提纲》、《直隶河渠志》诸书。只列为众水之一,未有勒为专书者。李逢亨治永定河时,因辑览旧章,详察形势,以成此书。清嘉庆

  • 论语后录

    五卷。清钱坫(1764-1806)撰。坫字献之,号十兰大昕子,江苏嘉定人。副贡生。官至乾州州判。钱塘之弟。著有《诗音表》一卷、《车制考》一卷、《尔雅释义》十卷、《释地四篇注》一卷、《论语后录》五卷。以

  • 御批通鉴纲目

    五十九卷,通鉴纲目前编一卷,外纪一卷,举要三卷,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九卷,以上诸书都是由清圣祖玄烨御批,吏部侍郎宋荦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校刊颁行的。《通鉴纲目》一书是朱熹因司马光《资治通鉴》以作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