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笺

尚书笺

三十卷。清王闿运撰。此书稍胜于王闿运的《尚书今古文注》,但其中仍多有谬误。如《尚书笺》解释“江汉朝宗于海”时说:“海潮至于寻阳。潮字本作淖,作朝者正字也,文从倝舟,日出舟浮是乘潮也。宗、古今字,众水会流,其声淙淙,即潮声也。江得通海,不患壅流矣。”此纯属臆说,毫不足取。其他各处所笺注者,亦大略如此。本书虽取法汉人笺注,其臆说比之宋儒犹为过之,可见此书名不符实。王闿运引自前人之说者,也偶有不注明出处者,岂非有掠美之嫌?本书有王湘绮全集本。

猜你喜欢

  • 敦煌出土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戎本

    残存一卷。六朝佚名译。鸠摩罗什来华后,始出十诵比丘五戒本一卷。自此后戒本复多,凡有五种。自唐代以后,罗什比丘尼戒本失传,且大藏也未收入。日本大正十三年西本愿寺将敦煌写经三十卷,赠给了大谷大学图书馆。从

  • 求实学院学规续钞

    十种十卷。清黄舒昺(生卒年不详)编。黄舒昺字曙轩,湘潭(今属湖南省)人。曾主讲河南明道书院,兼主持洛学学院。康梁变法时,湖南巡抚陈宝箴延请新派人物于时务学堂仿外国学制讲述西学,引起旧派人物攻击。戊戌政

  • 永嘉八面锋

    十三卷。不著撰人名氏。卷末有明宏治癸亥都穆跋,谓宋时常有刻刊,永嘉先生所作。又考当时陈傅良、叶适都称作永嘉先生。相传此书为陈傅良所撰,观书中的语言,很多亦为陈傅良平日之语。但《宋史·陈傅良本传》所载,

  • 刘给事集

    五卷。宋刘安上(1069-1128)撰。刘安上,字元礼,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由钱塘尉历擢殿中侍御史。上疏弹劾蔡京,不报。又与石公弼等廷论之。由此浮沉外郡者十六年。晚迁右谏议

  • 西台集

    二十卷。宋毕仲游(生卒年不详)撰。毕仲游,字公叔,郑州(今河南郑县)人。宰相毕士安之曾孙,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调柘城主簿。元祐初,召试学士院,除集贤校理,累迁吏部郎中。后入元祐党籍,终于西京留司御史台

  • 西畴老人常言

    见《西畴常言》。

  • 黄漳浦集

    五十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黄道周,字幼平,一字螭若,又字细尊,号石斋。天启进士,授编修。崇祯时任右中允,被谪。南明时任礼部尚书。南京破,从唐王,于衢州拜武英殿大学士。婺源之战为清兵所俘

  • 东晋南北朝舆地表

    二十七卷。清徐文范撰。徐文范,江苏嘉定人。是书以年为经,以国为纬,考订东晋至隋时的舆地有关情况。其经年叙述十一卷,卷一至卷四,起晋元帝太兴四年(321)至晋恭帝元熙二年(420)、魏明元帝泰常五年(4

  • 历代黄河变迁图考

    四卷。清刘鹗撰。刘鹗(1857-1909),字铁云,又字公约,别署鸿都百炼生,室名抱残守缺斋。江苏丹徒(今镇江)人。早年在河南、山东参与督治黄河。光绪十九年(1893)以知府任用。后弃官经商,曾建议借

  • 违碍书籍目录

    清乾隆间编次。乾隆三十九年(1774)至五十三年(1788)间,政府屡次向各省颁发禁毁书目。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姚觐元曾将其收入《清代禁毁书目》,清人荣柱(官至盛京刑部侍郎)亦曾刊行之。此目收书六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