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平定准噶尔方略

平定准噶尔方略

一百七十一卷。清傅恒等撰。傅恒(?-1770),字春和,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高宗孝贤皇后弟。初为侍卫,后官至军机大臣,参与清廷机要政务二十余年,颇为高宗所倚任。他在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后期,积极为清廷出谋划策,并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任《平定准噶尔方略》一书的正总裁,与来保等人经过十五年的努力,至乾隆三十五年终于纂修完成。准噶尔是我国西北部漠西厄鲁特四部之一,太宗天聪年间即遣使朝贡,世祖顺治年间清廷锡以封爵。康熙年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势力日渐强盛,并野心勃勃地要吞并蒙古各部,与清廷发生冲突。圣祖为此亲征准噶尔,迫使噶尔丹仰药自尽。噶尔丹死后,其侄策妄阿拉布坦及策妄阿拉布坦子噶尔丹策凌、外甥阿睦尔撒纳先后发动叛乱,清廷为此进行了长达五六十年的平叛战争,直至乾隆二十二年才将其全部平定。接着,清廷又向新疆南路进兵,压服了大小和卓木(即当地的维吾尔族叛乱首领布那敦和霍集占)。全书分前编五十四卷、正编八十五卷、续编三十三卷。其中,自康熙三十九年七月“命议青海事宜”始,至乾隆十八年九月命钦差大臣永常为陕甘总督止为前编,记述了准噶尔问题的缘起及圣祖、世宗、高宗三朝对准噶尔方针、政策和“挞伐”之事;自乾隆十八年十一月准噶尔都尔伯特台吉策凌等率众降清始,至乾隆二十五年三月高宗在中南海丰泽园赏赐凯旋清军将领止为正编,记述了清廷削平阿睦尔撒纳叛乱及擒斩大小和卓木的全过程;自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命犒凯旋之索伦官兵始,至三十年十一月伊犁将军明瑞等疏奏办理乌什回人情形止为续编,主要记述了清廷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木以后所采取的善后措施。该书卷帙较大,内容翔实,史料丰富,记述全面而具体,书成后有满、汉两种文本,并收入《四库全书》中。

猜你喜欢

  • 吉羊镫室诗集

    五卷。清瞿树镐(1790?-?)撰。瞿树镐,字经孳,上海嘉定人。中溶之子,钱大昕之外孙。卒年和事迹未详。卷首毛凤序称:“公之诗皆发于性灵,而其感人尤深且切。公之诗皆有为而作,有慨而言,语挚情真,非同浮

  • 续医说

    十卷。不著撰人。据考此书为明俞弁撰。俞弁字子容,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爱好论医,集历代掌故逸闻,撰成此书。卷一原医,载述古今良医、医书等。卷二论古今名医。卷三论医理等。卷四阐释名词术语。卷五谈养生之

  • 扈从西巡日录

    一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撰。康熙十年(1671),康熙帝巡视山西,驻骅五台山,高士奇以侍讲供奉内廷,扈从前往。本书即按日记其从京师至五台山沿途见闻。始于二月十二日,迄于三月初七日。凡山川古

  • 澹香楼诗词草

    三卷。清葛秀英撰。葛秀英,生卒年不详,字玉贞,江苏句容人,无锡秦鳌之妾。清代词人。此书有乾隆五十七年(1792)穆高文斋局刻本。书前有秦鳌撰写的传记、征诗启事,书后有朱鉴、张增所作的跋语,书末还有穆高

  • 见闻考随录

    见《苑洛语录》。

  • 易学滥觞

    一卷。元黄泽(1260-1346)撰。黄泽字楚望,资州内江(今四川内江)人,家于九江。大德中(1297-1307),先后为景星、东湖书院山长,秩满即归,闭门授徒以终。事迹具《元史》本传。黄泽著述甚丰,

  • 诗经绎

    二卷。明邓元锡(生卒年不详)撰。邓元锡字汝极,号潜谷。南城(今河南孟县)人。为学渊源于王守仁而不尽宗其说,著有《五经绎》、《三礼编绎》、《函史》、《明书》、《潜学稿》等。该书不录《诗经》原文,只就篇义

  • 钱氏家变录

    一卷。清钱孙爱(生卒年不详)撰。孙爱字孺贻,钱谦益幼子,柳如是所生。谦益死后,其族子钱曾依势向孙爱胁取财产,凌虐备至,柳如是因此自缢。该书即汇集因此事而致的门状、公案、公约、书揭、归庄顾苓致钱曾书及柳

  • 镜烟堂十种

    二十六卷。清纪昀(1724-1805)编。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省)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有《纪文达公遗集》、《

  • 云谷杂记

    四卷。南宋张淏(生卒年不详)撰。张淏字清源,本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后侨居婺州(今浙江金华)。官至奉议郎。博学多闻,著有《会稽续志》、《艮岳记》等书,陈振孙《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等均未著录,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