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平定朔漠方略

平定朔漠方略

四十八卷。清温达等撰。温达(?-1715),费莫氏,满洲镶黄旗人。初为笔帖式,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康熙时期,居住在天山北路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封建主噶尔丹,依恃其日益强大的势力,并吞了厄鲁特四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战败土谢图汗,驱赶喀尔喀蒙古各部,两年后又攻入内蒙古,前军距北京仅九百里,清统治者极为震动。于是,圣祖在三十五年二月、九月和次年二月三次亲征,终于击败了噶尔丹,并迫使其走投无路,仰药自杀。《平定朔漠方略》一书于康熙四十七年七月修成。全书四十八卷,书前有温达等《进方略表》和《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朔漠纪略》,自康熙十六年六月噶尔丹奉表入贡始,至三十七年十月策妄阿拉布坦献噶尔丹尸止,详细记载了圣祖三次出师、亲征噶尔丹、迫使其自杀的全过程。书中指出,噶尔丹叛乱违背人意,失去人心。不仅蒙、汉人民反对他,就是噶尔丹的属下也与他离心离德。书中写道,噶尔丹败遁以后,穷困已极,昔日不可一世的威风全然扫地,其属下人“纷纷离散,来降(清)者络绎不绝”(卷三十四)。正是在这种众叛亲离的形势下,噶尔丹仰药自杀,他的分裂祖国的罪恶阴谋遭到了彻底的失败。该书在乾隆时收入《四库全书》中。温达除任《平定朔漠方略》的总裁官外,还是《大清一统志》、《明史》的总裁。

猜你喜欢

  • 图画见闻志

    六卷。宋郭若虚(生卒年不详)撰。郭若虚,太原(今属山西)人。出身贵戚,熙宁三年,即1071年,官供备库使;熙宁七年又官西京左藏库副使,后曾任辽国贺正旦副使。是书载于马端临之《文献通考》,作《名画见闻志

  • 华岳全集

    十三卷。明曹士抡撰。曹士抡,官华阴县知县。《华岳全集》明万历刻本,共十三卷。分二十二类。首图说。次峰麓名胜纪。次物产。次灵异。次封号考。次祭告文。次文。次碑记。次碑铭。次纪略。次状书。次辩。次颂。次赋

  • 九经集解

    一名介庵经说九卷。清雷学淇(生卒年不详)撰。学淇字瞻叔,号竹卿,又号介庵,顺天通州(今河北通县)人,经学家、考证学家。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授山西和顺县知县改贵州永从县知县,不久即以亲老告归。生

  • 鲁岩所学记

    十九卷。清张宗泰(约1850前后在世)撰。张宗泰,河南鲁山(今平顶山)人。其先偃师(今洛阳)人,后徙居鲁山,因自号鲁岩。生卒年不详。道光二年(1822)春选授修武县儒学教谕官。二十三年(1843)推升

  • 灌县乡土志

    二卷,清钟文虎修,徐昱、高履和纂。徐昱,字价民,举人。高履和,贡生。《灌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共二卷。徐昱、高履和因学部檄取以备教材而纂修此志,其首列部颁条例十五门,曰历史、政绩录、

  • 印古堂诗话

    不分卷。明朱得之(生卒年不详)撰。朱得之字本思,号近斋。靖江(今属江苏)人,一作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从学于王守仁,颇精老庄之学,著有《参玄三语》、《庄子通义》、《宵练匣》、《及是书》等。《印古堂诗话

  • 越镌

    二十一卷。明王在(生卒年不详)撰。晋在晋生平详见《兰江集》(辞目)。是集凡二十一卷。前面有黄汝亨、陈懿典作的序文。前三卷为古今体诗,后十八卷皆为杂文。乃万历年间在浙江杭州为官时所刻,因而以《越镌》名其

  • 蔆湖沈氏丛书

    见《所愿学斋书钞》。

  • 卜岁恒言

    二卷。吴鹄辑。吴鹄,清嘉庆前后邗江人,《贩书偶记》时令类著其书为“道光元年(1820)抱青阁刊”。

  • 图卦億言

    四卷。明贺沚撰。沚字汝定,庐州(今安徽合肥)人。隆庆四年(1570)举人,官至苏州府同知。该书以图书为《易》原本,分为四卷。首卷《图书八卦说》,卷二《六十四卦说》、《太极图说》,大都抄录朱子《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