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康南海文钞

康南海文钞

四卷。清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原名祖诒,字长素,晚号更生。广东南海(今属广东省)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官至工部主事。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后为保皇会首领。重视“经世致用”学说,博通经史,好公羊家言,言孔子改制,提倡孔子纪年,尊孔保教。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时,联合赴京会试的举人1300余名上书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并在京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促成百日维新。西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派,杀谭嗣同等“六君子”,他被迫逃亡国外。辛亥革命后,主编《不忍》杂志,陆续发表反对共和和保存国粹的言论,并任孔教会会长。1917年和张勋策划复辟,失败后,在青岛病故。著有《游记》、《丁巳张勋复辟》、《康南海先生诗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书》、《孟子微》、《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春秋公羊传注》、《孟子大义述》等。《康南海文钞》共四卷:卷一有《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俄国大彼得变政记》、《突厥削弱记》、《法国革命记》、《波兰分灭记序》共五篇;卷二为《蒙藏哀词》、《孤愤语》诸篇;卷三收《孔教为国教配六议》、《复教育部论孔教书》;卷四为戊戌年所上《清剪受易服折》、《谓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其语重意痛。今读其语,实感其学识之渊博,深通古今学术,坚持自信,每有创论,常开风气之先。初言“改制”,次论“大同”,在思想解放运动中,“康有为者,开中国维新之幕,其功不可没。”(《苏报案纪事·康有为》。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然其后来倡言“孔教”,志在保皇。其文题材广泛,气势雄浑,有很强的论辩性。颇为当时人们所推崇。此集有当代八家文钞本。

猜你喜欢

  • 眷仙楼遗稿

    一卷。《刻翠集》一卷。清章韵清撰。章韵清,生卒年不详,字兰言,浙江平湖人,举人张天翔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与其夫张天翔所著《潜园诗存》合刻,皆夫妇唱和之作,共存诗八十一首。书后附有《刻翠集》一卷,七绝共

  • 急就

    一卷。宋叶梦得(1077-1148)摹本。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原籍吴县(今属江苏),居住乌程(今浙江吴兴)。绍圣进士,绍兴时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文学家,学问博洽,精熟典故,著

  • 晋斋诗存

    二卷。清升寅(?-1834)撰。升寅字宾旭,姓马佳,满族镶黄旗人。初以拔贡考授礼部七品。嘉庆五年中举,曾任员外郎、御史、盛京礼部侍郎,热河都统等职,谥勤直。是《诗存》前有道光十六年采为弼序,后有咸丰三

  • 尚论篇

    八卷。清喻昌(1585-1664)撰。此书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喻昌字嘉言,别号西昌老人。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喻氏中年读书,以治举子业,崇祯年间,以贡生被选

  • 舞志

    十二卷。明张敉(生卒年不详)撰。张敉初名张献翼,有《读易纪闻》,已著录。是书共十二篇:《舞容》、《舞位》、《舞器》、《舞服》、《舞人》、《舞序》、《舞名》、《舞音》、《舞什》、《舞述》、《舞议》、《舞

  • 左逸

    不分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世贞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累官刑部尚书。世贞长于诗、古文辞,与李攀龙齐名,世称“王李”

  • 正学堂尚书说

    一卷。清王仁俊撰。王仁俊约为清代后期学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仍主伪古文说,而又与清代其他学者略有不同。丁晏作《尚书余论》,认定古文为王肃所伪造,此书则为丁氏之说找证据,并充分发挥丁氏之说,所论大

  • 毗陵正学编

    一卷。明毛宪(1469-1535)撰。毛宪字式之,别号古庵,江苏武进人。文学家。正德进士。任刑部给事中。疏论内侍擅权,仗势贪利,国事日非,内外震惊。武宗储嗣未建,举朝讳言,宪独疏建,不应,谢病辞归。与

  • 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

    一卷。补遗一卷。罗振玉(1866-1940)撰。罗振玉,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生于江苏淮安,但不喜以淮安人自居,以祖上是浙江上虞人,遂恒以“上虞罗振玉”自居。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

  • 浙西六家词

    十卷。编辑者不详。本书所选为清朱彝尊、李良年、沈皡日、李符、沈岸登、龚翔麟之词。龚翔麟为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其他五人皆嘉兴(今属浙江)人,故称浙西六家。朱彝尊有《江湖载酒集》三卷;李良年有《秋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