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张襄壮奏疏

张襄壮奏疏

六卷。张勇撰。张勇(1616-1684),明末清初陕西详县人,一说上元卜、咸宁人,字飞熊。明末为副将。顺治二年(1645)降清,参加镇压李自成部起义军和西北回民米喇印、丁国栋反清起义,升甘肃总兵。十五年随洪承畴进攻云贵,破南明军于七星关,升云南提督。康熙二年(1663)还镇甘肃。三藩叛乱,当地驻军叛清响应,他力战收复兰州、巩昌等地,并固守巩昌、平凉,隔断陇蜀两地吴三桂军的联系。以功封一等侯加少傅兼太子太师。后病死军中。《张襄庄奏疏》为其子云翼所编,始于顺治六年谢实授甘肃总兵官疏,终于康熙二十三年甘州遗疏,共一百二十篇,是其提督甘肃军务时所上奏疏。

猜你喜欢

  • 荩心堂集

    二卷。明王尚文撰。王尚文,字宝江,真定(今河北石家庄)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武进士。累官福建总兵官,挂征蛮将军印,都督同知。著有《荩心堂集》。此集共二卷,所录为当时奏疏、扎启,附以赠言、寿序之类。故称

  • 书谱

    ① 一卷。唐孙过庭(生卒年不详)撰。孙过庭,书末题“垂拱三年”(687),可推断孙过庭为武后时人;字虔礼(一说其名虔礼,字过庭)。富阳(今浙江富阳)人。曾官至右卫胄曹参军。孙过庭文采博雅,尤好书道,工

  • 高庙纪事本末

    无卷数。不著撰人。明末清初目录学家黄虞稷《千顷堂书目《逐录有该书,亦称不知撰人。其书仿《通鉴纪事本末》之例,记述明太祖事迹,名为《高庙纪事本末》,知其撰人当为明朝人或明末遗老。全书四十篇,大多抄录《明

  • 上元江宁乡土合志

    六卷。陈作霖编。宣统二年(1910)江楚编译局刻本。陈作霖,字雨生,号伯雨,晚号可园,清末民初江苏南京人。历任金陵官书局分校、奎先书院山长、上江两县学堂堂长、江楚编译官书局分纂、南洋官报局总纂、江苏省

  • 肃雍集

    一卷。元郑允端(1327-1356)撰。允端字正淑。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宋丞相清之五世孙女。元末张士诚居平江,允端家破,贫病悒悒而卒。此集为同郡施伯仁辑其遗稿而成。钱塘钱帷善,青城社寅为作前后序。明

  • 豫章书

    一百二十二卷。明郭子章撰。子章事迹见《蠙衣生易解》条。该书从体例上看,实为江西一省之总志,而又全用史体写成。全书分《大记》20卷,《志》22卷,《表》10卷,《事纪》2卷,《列传》68卷。前无序而有总

  • 印书

    二卷。明朱闻(其生平不详)纂,赵宦光(参见《六书长笺》)删。是书所收之字,《说文》之外,凡古文、籀文、汗简及印章习见字体皆录之,以备治印参考之用,故名《印书》。其编次大致以物类为别,起于纪数字终于鸟兽

  • 简州续志

    十四卷,清易家霖修,傅为霖纂。易家霖,曾任简州知州。傅为霖,州人。《简州续志》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共十四卷。此志掇旧志,佚者增,阙者补,无事实者,亦存其目。末附质疑十数则。其自谓欲仿武功,朝

  • 警时新录

    一卷。明胡澄(1416-1495)撰。胡澄字景高,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西)人。此书末附有胡澄墓志铭,说他生于永乐丙申(1416),卒于弘治乙卯(1495),而此书作于天顺庚辰(1460)。其生平事迹不

  • 四书殊一

    四卷。清李垒撰。李垒字固村,是编分二十六卷。一曰学,志为经籍诣力附焉;二曰知,明觉附焉;三曰言,言行辞附焉;四曰行,处事处境修省过失附焉;五曰孝,孝弟忠信附焉;六曰仁,仁义仁智勇附焉;七曰义,勇刚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