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律吕新论

律吕新论

二卷。清江永(1681-1762)撰。江永字慎修,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录甚多,有《周礼疑义举要》等书。是书上卷首论蔡元定的律书,次论五声、黄钟之宫、黄钟之长、黄钟之积、十二律、三分损益、二变声、变律。下卷首论琴,次论四清声、旋宫、乐调、造律、候气,最后为律吕余论。该书大旨以琴音立说。古人都以管定律、汉代的京房作准定数,由十二律生成六十律,后又生成三百六十律,这是以弦求声之开端。江永之说大约便根源于此。然而管音弦音在生声取律上稍有不同,所以难免有点牵强。然而其论黄钟之积、论宋儒算术之错误、论律生于历诸条都能自出新意。江永深精算法,所以对律度都能推算精确。至于定黄钟之宫,则根据蔡邕之《月令》中的章句以校定《吕氏春秋》的讹误,并纠正《汉书·艺文志》删削的错误。江永能发前人所未发,所以其说可以作为一家之学。是书有《四库全书》本、《守山阁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艺术类》本。

猜你喜欢

  • 周易纬史

    无卷数。清钱偲撰。钱偲号坚瓠老人,钱塘(今浙江余杭)人。雍正十年(1732)副榜贡生。此书以卦爻分配史事,所以叫《纬史》。而引事证经在郑氏易注中已有,到了吴园的《易解》、《诚斋易传》才开始将这一宗旨突

  • 少仪外传

    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吕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与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以荫补入官,后举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国史院编修

  • 稽古录

    二十卷。北宋司马光(详见《资治通鉴》)撰。光撰《通鉴》及考异、目录,卷帙繁重。遂又著与《通鉴》相同年代的《历年图》,著《百官公卿表大事记》以相衔接。又纂述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4)上溯至伏羲之事,三

  • 华严孔目章

    八卷。唐代释智俨撰。智俨生平事迹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辞条。《华严孔目章》全称为《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简称《孔目章》。是对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华严经》的论释,它把一切佛教流派分为小教,始教

  • 伊洛渊源续录

    ①二十卷。清张伯行(详见《道统录、附录》)撰。明代谢铎撰写《伊洛渊源续录》,薛应旂撰写《考亭渊源录》,均为续朱熹《伊洛渊源录》之作,记载朱熹以后闽学派人物事迹。张伯行认为二书或采辑未备,或去取未严,因

  • 沧螺集

    六卷。明孙作(约1361前后在世)撰。孙作,字大雅,以字行,一字次知,江苏江阴人,生卒年不详。元至正末,避兵三吴,惟载三世藏书,众为买田筑室于淞。洪武六年(1373),召修《大明日历》。书成,例授翰林

  • 鸡土集

    六卷。明刘乾(约1551前后在世)撰。刘乾,字仲坤,号易庵,河北保定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国子监丞。著有《鸡土集》。是集为刘乾诗文合集。凡六卷,诗词二卷,赋、记、杂文四卷。其

  • 孝经刊误

    一卷。宋朱熹(见《周易本义》)撰。该书成于淳熙十三年(1186),时熹57岁,主管华州云台观。该书取古文《孝经》分为“经”一章,“传”十四章,删旧文二百二十三字。书后有《自记》曰:“熹旧见衡山胡侍郎(

  • 懿言日录

    一卷、《二录》一卷、《续录》一卷、《别录》一卷,附礼闱分校一卷、七规一卷。清王哲生(生卒年不详)撰。哲生字素岩,昆山(今属江苏省)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此书按年编辑成帙,日录

  • 锡金志外

    五卷。清华湛恩(沐云叟)纂。此志前端列序文一首,末署道光癸卯沐云叟自叙,无姓氏。沐云,乃华湛恩,字孟起,江苏无锡人,官太和县教谕。华氏家藏书万卷,邑中掌故无不精熟。著者自叙云:“尝编读前志,参稽往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