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心性书

心性书

无卷数。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此书首列“心性图”,图后有论说。复集《心性通》三十五章,附其门人黄民准、钟景星、周学心、袁邮、郭肇乾、谢锡命、湛天润所作的注和赞。霍任又著或问数十条进行阐发。盖欲仿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通书》。湛若水在书中认为,心是宇宙的本体,世界万物皆是心的体现,心体现天地万物而不遗。心无所不包,天地古今,宇宙内外只同此一个心。性是心的性质,心的生理,以表现出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分出仁、义、礼、智,称为“四端”。端者始也,始为良心发现之始。他将这种对心的理解绘成“心性图”。圆中有一个大圈,三个小圈。大圈标为宇宙,小圈分别标为“性”、“情”、“万事万物天地”。大圈表示心无所不包,小圈表示心无所不贯。心包于天地万物之外,而贯于天地万物之中。所谓心无所不贯,是说天地万事万物,人的性情,皆融贯天理。所谓心无所不包,是说上下四方,古往今来,心无所不知。这样,心是知觉,心即天理。各种版本的《甘泉先生文集》均收录此书。

猜你喜欢

  • 唐石经考证

    不分卷(乾隆五十五年自刻本)。清王朝撰。朝,江西万年人。此编卷首系朝自题,称《旧唐书》谓此开成石经字乖书法,故立后数十年,名儒皆不窥之,以为芜累。今详校之,始知确如刘氏所讥,而圣经本真。那些由于历代刊

  • 养一斋诗话

    十卷。清潘德舆(1785-1839)撰。潘德舆,字彦辅,号四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后选为安徽候补知县,未赴。著有《养一斋集》、《养一斋诗话》等。《养一斋诗话》是其论诗著作

  • 刊谬补缺切韵

    五卷。唐王仁昫撰。王仁昫事迹史无专载,据本书序言及唐兰考证,大体可知他是唐中宗时人,一作王仁煦,字德温,曾官朝议郎,行衢州信安县尉。是书大约成于神龙二年(706年)。《刊谬补缺切韵》已散佚一千多年,近

  • 中论札记

    一卷。清钱培名撰。其生卒年不详。钱培名是熙祚从子,官至县承。钱熙祚刻《守山阁丛书》,世称善本。钱培名又搜辑放佚以补其缺。为《小万卷楼丛书》。仅刻成十七种。其中如《越绝书》、《中鉴》、《中论》、《陆士衡

  • 历代河防统纂

    二十八卷。清陈璜撰。陈璜,字天裔,秀水人。幼年好读书,学无不窥。精于地理方舆,而尤专河事。康熙十四年(1675)陈璜参与修建翟家坝至高家堰长一万六千丈之河堤。其积极筹划,力排众议,于河堤之修成有大功。

  • 餐秀集

    二卷。清黄千人(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黄千人字证孙,余姚(今浙江绍兴)人,黄宗羲之孙,生卒年均不详。黄千人官泰安县丞。工诗。著有《餐秀集》。是集凡二卷。为其同官觉罗普尔泰所刊。前有普尔泰序、颜懋价

  • 论语发疑

    四卷。清顾成章撰。成章字咏植,江苏武进(今江苏武进)人。是书前有金保泰序,中多创解,如“其为人也孝弟”,谓“为”读去声,“仁”作“人”。又如“曾参字子舆”,谓“参”乃“骖”的通用字。古人名字文义相属,

  • 三湘丛事录

    一卷。明蒙正发撰。蒙正发字圣功,崇阳人(今湖北崇阳县人),生卒年月未详。明末仕至给事中,与王夫之交厚。隆武乙酉(1645年)蒙正发于蒙阳起兵抗清,后至湖南,依督师何腾蛟,巡抚章旷题为参军,决策机务。抗

  • 艺林山房四种

    四十二卷。此书不著编者姓名。题为“艺林山房梓”。《别雅》下又题曰:“小蓬莱山馆重刊”。是书汇辑《广雅》、《别雅》、《比雅》及题作包括《字林》、《经策萃华》的《彬雅》四书。北魏张揖的《广雅》是继《尔雅》

  • 忠州直隶州志

    八卷首一卷,清吴友箎修,熊履青纂。吴友箎,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监生,曾任忠州直隶州知州。熊履青,耳山郡人,举人,拣选知县。忠州汉属巴郡,建置代有变迁。忠州下属邑,旧曾有志。然忠州州志,一直无人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