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投笔肤谈

投笔肤谈

二卷。旧题西湖逸士撰,何守法撰音点注。二人仕履,生卒年皆不可考。或谓同为一人,明嘉靖至万历间人。西湖逸士称此书述作之缘由:“余目击时艰,不欲自限于博士业,遂励志武事,间尝亦仿《孙子》之遗旨,出一隙之管窥,谬成十三篇,题曰《投笔肤谈》”(《投笔肤谈引》)。可知此书是“仿孙子之遗旨”而作。今本分二卷。上卷六篇:本谋、家计、达权、持衡、谍间、敌情。下卷七篇:军势、兵机、战形、方术、物略、地纪、天经。大体按所述问题在战争指导中所处的地位,依次排列,自有其独特的体系。此书以《孙子》十三篇为立论依据,结合历代战争经验,阐述了筹划和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如《本谋》篇强调要师出有名,仗义而战,此为用兵之旨。“我执其名而加敌以恶名,我仗其义而加敌以不义。”《家计》、《达权》篇强调要做好战争准备,立于不败之地。《持衡》论攻守之道,《谍间》论用间,《敌情》述知敌,《军势》述选将,《兵机》论用兵之机等等,全书逻辑严密,言而有据,反映出作者有极高的军事理论素养。此书有题解和注解。题解点明此篇的主旨和他篇的联系、注解除训释原文外还举出大量战例作佐证,诚为可贵。此书现存最早刊本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陈汝忠弘锡堂《武经七书》附刻本,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新注本有《投笔肤谈译注》(军事科学院《投笔肤谈》译注组,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猜你喜欢

  • 论语解义

    二十卷。清凌鸣喈撰。鸣喈有《尚书考疑》已著录。是书排斥杂说,是为激烈。对两汉儒生的恪守师说大加赞同。而对宋代理学,尤其是《四书集注》大加贬斥,认为其侮圣毁贤。四书中多用汉注,参考皇疏。有先下己意再以旧

  • 化人游

    清丁耀亢(详见《表忠记》)撰。此剧共十出,写作者托言浙中士人何皋访道出游,成连导之入海。上仙如王阳、左慈、李白、杜甫、易牙、陆羽、西施、赵飞燕等人皆来会之,遂为之设宴,递饮射覆,极尽款洽,船行到弱水地

  • 楚辞新注求确

    十卷。清胡浚源(生卒年不详)撰。胡浚源,号乙灯,分宁人。胡氏是在王逊直同侄带存所注《楚辞评注》十卷本后,随阅随批而成此书。本书卷首内容顺序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胡氏自序,王逊直《旧目录序》,胡

  • 宝刻丛编

    二十卷。宋陈思撰。陈思(1225-1264),南宋理宗时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此书收录古碑,以《元丰九域志》京府州县为纲,其石刻在地理上可以确定的,分别按各路编辑;不详的,则附于卷末,并采录各家的考证

  • 天都阁藏书

    二十五卷。明程允兆(生卒年不详)编。允兆,字天民,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不详。允兆富藏书,取天都山以为其阁名。书成于天启七年,版式全仿闵景贤的《快书》。所录自《钟嵘诗品》以下共十四种(《北京图书

  • 春秋钞

    十卷。清朱轼(详见《周易传义合订》)撰。此书不全录《春秋》经文,凡有所论说者,则摘取经文作为标题,并在其下注明了自某年。作者在《叙》中称自己“恪属守胡《传》,间有词旨未畅及意有所未安者,始妄陈管窥之见

  • 菉斐轩词林要韵

    一卷。又称《词林韵释》。此书原不著录撰人姓氏。《丛书集成》收入此书,题为“宋菉斐轩刊本”。清厉鹗以后,俱认为是宋人作品,经赵荫棠考证,方确定此书是明人所撰,产生于《琼林雅韵》之后,《千顷堂书目》谓此书

  • 觉山史说

    二卷,明洪垣撰。洪垣生卒年代不详,字峻之,江西婺源人,觉山是他的号。洪垣是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受业于湛若水的门下,《明史·湛若水传》末称“湛氏门人最著者,永丰李怀、德安何迁、婺源洪垣、德安唐枢

  • 雷公炮制药性解

    六卷。明李中梓(详见《内经知要》)。此书为本草类著作,为李氏博采诸家本草之长,结合临床经验,于崇祯二年(1629)撰成。全书共分金石、果、谷、草、木、菜、人、禽兽、虫鱼九部,载药三百二十三种。金石部为

  • 诗经解尚书

    一卷。清范士增撰。此卷为范士增以《诗经》来解释《尚书》者,其中以“锡尔介圭,以作尔宝”来解释“班瑞于群后”;以“投彼有北”解释“流共工于幽州”;以“万邦作孚”解释“彰信兆民”;以“殷不用旧”解释“播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