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
二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所引的事迹至南宋末年。据此推断,此书可能是无人所为。建阳麻沙刊版。此书每二卷为一集,以广韵排列,以四声分隶各姓。末二卷为复姓。复姓之中,以上一字为韵而排列。每姓都引史传人物,概括叙述。采其中三四字为标题。姓末多附之以女德婚姻一门。但其中著述考据有许多不精确的地方。由于采取广博,因此有的人物史传未取,却见于此书。可以作为学者的旁证。有元刊本,或作十卷本。明刊二十八卷本、《四库全书》本、日本元和五年活字本十卷。
二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所引的事迹至南宋末年。据此推断,此书可能是无人所为。建阳麻沙刊版。此书每二卷为一集,以广韵排列,以四声分隶各姓。末二卷为复姓。复姓之中,以上一字为韵而排列。每姓都引史传人物,概括叙述。采其中三四字为标题。姓末多附之以女德婚姻一门。但其中著述考据有许多不精确的地方。由于采取广博,因此有的人物史传未取,却见于此书。可以作为学者的旁证。有元刊本,或作十卷本。明刊二十八卷本、《四库全书》本、日本元和五年活字本十卷。
八卷。明张重华(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张重华,字虞侯,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著有《沧沤集》。是编凡八卷。前有张位、姜宝二序。张位序称其有集,有卷,先梓八卷。姜宝序称其文用言奇巧,诗则常出新意。今观
三十卷。民国贾恩绂纂。贾恩,绂字佩卿,河北盐山人,光绪举人,曾在定州、保定、盐山等地书院讲学。其一生纂辑方志多部,如《直隶通志稿》、《盐山新志》、《定县志》、《河北通志稿》、《南宫县志》等。他主张“方
四卷。清吴存礼撰。吴存礼奉天(今辽宁沈阳)人。生卒年不详。官至江南巡抚。本书记述吴氏先世事。《史记·吴世家》张守节正义云:“泰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吴存礼以吴氏出自泰伯,故以《梅里》名书。有清
清郑知同撰。知同晚清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所述为其父郑珍(1806-1864)事迹。郑珍字子尹,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举人。曾任古州、镇远、荔波训导,后征为知县,分发江苏,未行而卒。
八卷。明刘濂撰。刘濂有《易象解》已著录。该书第一卷为《律吕篇》,以后依次是《八音篇》、《万舞篇》、《古诗音调篇》、《微言篇》。其论律吕,专驳《乐记》和《周礼·大司乐》;其论音调,认为《诗经》三百篇中宫
三十九卷。清潘耒(1646-1708)撰。潘耒,字次耕,又字稼堂,又一说号稼堂,晚号止止居士。江苏吴江人,幼孤,天资奇慧,读书数行齐下,受业于同郡徐枋、顾炎武,颇得其传,淹贯群书。工诗文兼长经史,旁及
十二卷。宋元之际胡三省(1230-1302)撰。三省字景参,一字身文,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宋宝祐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生平深好《资治通鉴》,著有《资治通鉴音注》、《资治通鉴释文辨误》及《竹素园
《伤寒论条辨》八卷,《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明方有执(1523-1593)撰。方有执字仲行,歙县(今属安徽)人。因两次以中风、伤寒丧妻,五次以惊风殇子,故发愤学医,致力于医学研究。
四卷。清卢轩撰。卢轩字素功,一字六以,号日堂,浙江海宁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著有《日堂文钞》等。此书将“三传”中论及《春秋》书法之处江集列表,经文直书,传文横书,
四卷。附读史小论。一卷,清仲宏道撰。仲宏道,字开一,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此书成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仲宏道因赵南星的《史韵》前记载年号,著文浮廓,注释寥寥,故删其繁冗,补其缺略,上续以伏羲